分享更多
字体:

美经济数据持续转暖长周期复苏仍受制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07:04 来源: 金融时报

  张环

  <正文>=  记者张环3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3%,符合预期。这既是2011年全年最好的表现,也创出了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季度涨幅。当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称:“尽管目前经济处于缓慢但持续的复苏阶段,经济增速处于长期趋势水平下方,但美国经济将有机会在较长时期恢复到3%的增长率。”30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表明前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正逐步显现。总体而言,目前美国各项经济指标还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居民储蓄率偏低、产业空心化、国债危机等一系列深层次难题依然存在,美国经济要想实现长周期复苏,由高科技产业引领的新兴商业模式不太可能成为真正出路。“特别是伴随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强势崛起,美国指望以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复苏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他说。

  经济基本面持续回暖

   按照惯例,美国商务部每年会对季度GDP数据进行3次估算。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月27日公布的初值结果,美国去年四季度GDP增幅为2.8%,而2月29日公布的首次修正数据为增长3%。本次公布的终值结果与此前持平。美国商务部在新闻稿中称,去年四季度经济大幅提速主要源于私人库存投资、个人消费品开支和居民住房固定投资增长。张斌告诉记者,3%的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三季度的1.8%,与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一道,再次印证了美国逐步回暖的事实。今年以来,美国非农就业稳步回升,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售增长带动了工业生产反弹。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前3个月非农就业已累计增加51.7万人,失业率回落至8.3%。截至3月24日的一周,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约5000人,达到35.9万人,为2008年4月以来最低。美国申请就业人数降至近4年来新低,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在持续改善。就业市场好转也带动了多个领域回暖,零售业便是其中之一。3月24日当周,美国连锁销售额同比升至3.8%。其中,耐用品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有研究表明,这主要受益于消费信贷回暖,1月美国消费信贷余额同比增长4.3%。“从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我们可清楚地看到,由就业改善带动收入增长,从而刺激消费回升,进而影响到更多领域,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显现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张斌表示。

  须警惕三大下行风险

   记者注意到,虽然美国去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长3%,继续呈现较好增长势头,但几个分项数据的修正值却隐约传递着某种负面信号。其中,出口终值年化季率被下修至+2.7%,初值为+4.3%;四季度商业库存终值被上修至+1.81%。此外,2011年全年美国GDP折年率仅增长1.7%,远低于2010年的3%。张斌说,今年二季度后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反弹乏力、中国及欧元区经济放缓影响以及国内需求上行动力不足。特别是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高油价或对刚刚回暖的国内消费以沉重一击。

  具体而言,首先,美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出现了些许复苏迹象,但房地产风险仍是威胁到美国经济复苏的风险之一。近期,2月建筑开工量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但3月美国全国住房建筑商协会(NAHB)房地产市场指数较上月持平,结束5月连升格局,且2月新屋开工和成品屋销售数据均意外回落,更较2011年同期大为收窄。因此,断言房地产回暖还为时过早,低位企稳更为贴切。其次,最新数据中出口终值被大幅下修,这表明在海外需求回落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升力度将有限。第三,油价上行将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国际油价新一轮上扬除了抑制刚有起色的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外,还会引发通胀隐忧,降低居民收入,削弱整体消费力。“高油价对经济总量70%依赖个人消费的美国来说,杀伤力之大可想而知。”张斌补充道。

  是否长周期复苏市场存疑

  美国近来明显好转的经济数据已让部分机构上调了对美国的经济预期。经合组织(OECD)29日公布的报告称,受惠于劳动力市场的好转,美国今年一季度GDP将增长2.9%,高于此前预测值的1.7%,二季度GDP增速也将从1.9%上调至2.8%。

  此外,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也将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8%上调至2.2%,并维持2013年经济增长2.6%不变。

  “这只能表明美国经济正逐步转好,但距离全面复苏还有很大距离,因为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张斌表示,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顽疾依然存在,极大地制约了美国经济发展。其中,产业空心化依旧是困扰美国经济的一大难题。正因如此,美国才试图从高科技产业那里寻求突破。根据2012年美国财政预算案,美国能源部将投入295亿美元巨资,致力于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其中约80亿美元会用于风能、太阳能以及新式电池等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不过在张斌看来,这一切或许意义不大。在广大新兴经济体强势崛起的当下,以新兴产业盘活经济的传统思路将面临挑战。举例来说,作为美国高科技龙头企业之一的苹果公司2011财年盈利达到259.3亿美元,由于产品制造大量外包,对美国就业贡献平平,但却解决了亚洲地区6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性问题不能解决,美国经济将很难实现长周期复苏。”他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