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生物质成型燃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7:16 来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本刊记者 肖隆平 韩清
在原料处理、运输、管理复杂等难题之下,奥科瑞丰为何杀入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
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已经让很多人火上眉梢。不过,有一些人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在新能源政策的扶持下,正有一批人开始做起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意。
北京奥科瑞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奥科瑞丰)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对于成型燃料的生产设备是否拥有核心技术,燃烧是否是“零排放”有不同的声音,奥科瑞丰还是给自己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09年销售额只有4000多万元,2011年则超过了3亿元。
在挫折中摸爬过来的奥科瑞丰正雄心勃勃。2010年,其一口气在浙江、江苏和吉林等省设立了8家分公司。创建于2006年的奥科瑞丰如今拥有16家分子公司。
接下来,奥科瑞丰正筹划上市。
模式复制
上市之前,奥科瑞丰还有些事正急需做。
2011年12月13日,奥科瑞丰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总监马勇带队到天津宁河县调查当地农村秸秆资源情况。奥科瑞丰一个12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项目2012年即将在宁河诞生。
理由很充分,宁河是个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据统计,2010年天津市秸秆产量40多万吨,其中宁河秸秆产量为30.982万吨。
宁河既是奥科瑞丰复制其商业模式的一次尝试,也是国家有了明确的扶持政策后奥科瑞丰的一次节能技术服务践行。
“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集中供气达到300万户、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3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50万吨。”2011年7月9日,在近30年以来的首次农村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对外公布了“十二五”生物质能的发展目标。
“实现上述发展指标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兴建的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世平对此解释道。宁河就是这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之一。而获得了此称号的示范县每年将从国家获得不高于2500万元的财政补贴。
奥科瑞丰抢滩示范县的生物质资源不仅仅有了资金动力,更是有了美好市场前景的诱惑。
在国家对绿色能源示范县的整体规划中,2010年建成50个,2015年达到200个,而2020年则要建成500个。在这些示范县的资源抢占中,周子丹预计,奥科瑞丰要占到1/3~2/3之间的市场份额。
为了让公司持续快速地运转起来,奥科瑞丰在管理上已经做了一些改革,周子丹表示,这主要是规范流程和强化模式。“比如基地建设、生产环境方面,在兼并的公司中,它们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其他公司就要按照这个模式去复制。在复制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
生物质成型燃料主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区域,由于原料的水分含量等各类指标不同。“比如河北和江西的秸秆,它的成分差异就很大。原料的加工要用什么样的指标,产能、质量才算最好、成本最低。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周子丹说。
除了原料处理是个难题,成型燃料运输也是个难题。奥科瑞丰在这个问题上也付出了不小代价,才总结出今天可复制的经验。周子丹说“前期他们是围绕基地搞销售,哪里有原材料他们就在哪里建基地,这样的代价是要付出巨额运输成本。后来,我们就围绕销售建基地,哪里有客户我们就把基地建在哪里。”
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没有前车之鉴,奥科瑞丰在前进的过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尽快让奥科瑞丰的商业模式成熟起来,然后复制到更多地方。
因此,奥科瑞丰的模式复制,不仅仅是经验总结,周子丹说:“设备是自己生产、工艺流程是自己在做,剩下的就只是管理。一旦这种商业模式成熟了,就可以一个个复制到其他地方。”为此,奥科瑞丰2010年一口气在浙江、江苏等省开设了7家分公司。
招兵买马
商机的背后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奥科瑞丰亦难逃劫数。
早奥科瑞丰一步,业务相似的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迪森股份)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上市申请。2012年3月6日,证监会公布了迪森股份在创业板上市的首次公开招股说明书。
两天后,本来安排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马勇,却不得不为了招兵买马的事推掉了采访。这样忙碌的日子马勇还将持续下去。因为他不仅仅是营销公司总监、证券事务部部长,还是天津奥科瑞丰的总经理——百废待兴之际,马勇不敢停。
加盟奥科瑞丰不仅仅是职业挑战,更是需要在一个迅速发展的公司挑战自己业务能力的极限。周子丹告诉记者,奥科瑞丰现在发展很快, 2009年的销售额只有4000多万元;2010年的销售额即达到9000多万元;2011年则跃升到了3亿元。迪森股份也取得了类似业绩。2009~2011 年,迪森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16.96万元、14515.96万元和36266.52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324.82%和149.84%。
但奥科瑞丰公司似乎遇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2006年4月28日注册成立时的资金为5700万元,但2011年8月29日第三次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时,奥科瑞丰的注册资金锐减到了1000万元。
奥科瑞丰有些着急,尽管迪森股份的原材料更多取源于“林业三剩物和少量农业废弃物”,但事实上,有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站在这个跑道上的他们,此时的竞争就是地盘的抢夺,谁先抢得了更多地盘,谁就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在这样一个时期,奥科瑞丰面临着很难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困境。现有的人手显然很不够。宋涛作为市场部经理,因为人手不够,连公司的宣传资料也是一直想做出最新的却苦于人手困境没能兑现。
这种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就体现在主管规划、投资的副总经理周子丹身上。他冲锋在前,对于人才的渴求最为迫切。他甚至对本刊记者说出了这样的话:“奥科瑞丰认为人人是人才,我们赛马不相马,谁有本事谁上。”
“全产业链”
奥科瑞丰着急招兵买马,不仅仅为了公司的壮大,更是为了抢先打通全产业链。
奥科瑞丰销售的产品有多种,成型设备、压块设备、生物质锅炉,成型燃料和蒸汽。换句话说,周子丹认为奥科瑞丰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
周子丹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你喝的冰红茶,有人生产茶叶,有人生产瓶子,还有人购买茶叶和瓶子生产冰红茶——你只了解最后一个步骤,但我们是既自己采购、制作茶叶,生产瓶子,也生产冰红茶。”
目前奥科瑞丰公司主要销售的还是压块燃料,份额占到70%~80%。在不久的未来,奥科瑞丰销售的不再只是成型燃料,而是蒸汽,直接销售给食品、棉纺等蒸汽需求量大的行业企业。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正元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做全服务的企业,目前国内可以说还没有。作为一个链条,还没有形成,只能说还在形成之中。”
但奥科瑞丰对外宣称已经掌握“三大核心技术——商业模式、成型技术、生物质锅炉”的奥科瑞丰将继续成为称霸生物质成型燃料市场。周子丹说:“我们生产的是生物质燃烧锅炉,跟其它煤锅炉、核电锅炉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锅炉都可以用来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它要求生产出来的成型燃料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但是,有业内专家表示,生物质锅炉并不具备什么核心技术,“锅炉本身的应用范围非常地广泛,是一个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你说他有核心的东西,它不像原子弹、宇宙飞船。所谓的关键技术,其实是一点就破,一看就明白的东西。”
上述专家同时也表示,只是压块设备和成型设备还有关键技术可言。但国内跟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人家一台设备可能50万欧元,我们是50万元人民币,在性能、加工能力上还远不如国外。”
但对于奥科瑞丰生物质成型燃料和锅炉产品,周子丹很有信心。“我们生物质锅炉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净化率达到98%以上。除了在采集过程中带有一些灰尘,原料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燃烧,烧完后剩下的残渣还是非常好的肥料。”
“零排放”成为了一些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为主营业务公司的招牌标语,实际上,有业内专家对本刊记者表示:“说没有(排放)那是睁眼说瞎话,这个说法是没有数据支撑的。说低于或者高于什么样的国家标准是可以的。”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奥科瑞丰公司回报了原料供应者。周子丹说,“农民原本可能一把火就把农作物秸秆烧了,现在一吨可以卖一百多块钱。这给农民也带来了一笔额外收入”。
进军海外
奥科瑞丰的野心让其远不满足于现状。除了国内市场,在其羽翼并未丰满之际就已瞄上了国际市场,产品已经出口到东盟和南亚。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8日,“2011年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以奥科瑞丰为代表的中国生物质成型成型燃料企业以其中国式的发展速度和技术优势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成为黑马。
毋庸置疑,国外在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上比中国更早。目前,欧盟各国都建立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相应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09年全球生物质成型燃料销售量达1.8亿吨,市场规模超过500亿欧元。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以年均18%的速度高速成长。
对于国内情况,王正元表示,中国还处于无序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衡量和考核标准来评价行业中的市场行为。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跻身海外同行前辈之列,不仅有利于奥科瑞丰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也有利于其企业规模的扩大。
周子丹透露,走向海外是他们公司战略必然走的一步。
在国家对绿色能源示范县的整体规划中,2010年建成50个,2015年达到200个,而2020年则要建成500个。
目前,欧盟各国都建立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相应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