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资本重现浙商身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7:45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望东方周刊》记者黄柯杰 | 山东泰安、浙江杭州报道
“现在浙商很沉稳了,做回实业,寻求稳定回报的观念正在回归,那些炒房炒煤的事情,估计以后不容易再发生了。”
2月29日上午,随着一阵欢呼声,10名实验人员走出120小时的全封闭生活,顺利出仓,这预示着山东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车间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测试成功,这也是山东省第一家取得安标证书的救生舱专业生产厂家。
高耸的厂房,崭新的设备和精细的管理,在浙商资本进入一年后,企业的运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现在企业制度也完全建立,新产品开发成功。
资本带来新的管理方式
“引入投资后,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山东新煤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煤机械”)董事长高瑞芝最大的感受。
新煤机械的前身是一家生产矿山设备配件的小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在2001年12月进行改制。改制后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培养公司核心的技术骨干,公司先后选派了300多名工人到职业技术学校脱产学习,并自办职工大学,出资聘请大学优秀教师到工厂给学生讲课。
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公司在新产品的研发、技术改造和工艺管理方面,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生产的液压支架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第一。
据高瑞芝介绍,新煤机械目前在北京和泰安设立了两个研究院,能为煤矿采煤提供完成的开采方案和整体配套设备,获得国家专利45项,并有数项自有发明专利。
但是,朴实的办企业理念,并未给企业发展带来太大的机会,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追求装备制造工艺的精细化和提高员工技艺,在企业的积累上比较薄弱,急需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
山东鲁信创投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当年资本团队到新煤机械来考察时看到,破旧的老厂房,加了一层又一层,狭窄的生产车间,设备摆得密密麻麻。看着优质的报表和破旧的生产车间,一帮做惯现代企业制度的投资人,立即投入对新煤机械的改造中。
在数千万的资本进入后,新煤机械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不到一年时间内,高标准的新厂房建好了,硬件焕然一新,企业的软件也全部升级。新的管理团队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却为企业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管理渗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细节。
用航空技术打造“诺亚方舟”
2011年下半年,新煤机械准备上马一项新产品的研发,攻坚被称为煤矿“诺亚方舟”的救生设备。
“在决定上马的时候,公司股东达成一致意见,要求新煤机械按照国内最高标准来做。”高瑞芝回忆说。
山东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介绍,这个救生舱的长度为10米、宽1.6米、高2米,可以让10个人在救生舱内生存120小时。
作为山东省第一家取得安标证书的救生舱专业生产厂家,这种井下的“诺亚方舟”将有望陆续在山东国有大中型煤矿和高瓦斯矿投入使用。
据在场的煤炭专家介绍,在煤矿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事故现场因爆炸、坍塌等伤害立刻遇难的人员仅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很少部分,在现实中,有超过80%遇难矿工是由于爆炸后其附近区域氧气耗尽、含有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逃生路线阻断,无法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或升井而导致的。
张文告诉本刊记者,在井下伤亡最大的安全事故是透水和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发生后,矿工还能沿着巷道爬到高位躲避,但是瓦斯泄露和爆炸后,空气中缺氧,导致矿工窒息或者中毒死亡。
新煤机械生产的移动式救生舱属于紧急避险的应急避难空间类产品,在被困矿工逃到救生舱内避险后,可以获得一定的生存时间,与舱外的空气隔绝,通过救生舱提供的氧气食物和水等物品生存,并依靠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系统传输舱内信息。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重达几十吨的救生舱,可以根据采煤作业的进度,放在轨道上平滑前进,推到离作业区最近的地方放置。
据张文介绍,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可移动式救生舱在无动力情况下,采用了航天技术,钢结构用超强钢材制造,可以抵御塌方和一些爆炸产生的飞石等冲击。在舱内,人性化设计也随处可见,舱体分为过渡舱和生活舱,被困人员吃住休息在生活舱,过渡舱装有无臭马桶。
在现场的山东省煤炭局局长乔乃琛介绍,按照国家要求,2013年6月份之前,全国所有矿山和非煤矿山必须配备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新煤机械通过安标证书后,将为批量生产救生舱铺平道路。
浙商再度青睐实业
在新煤机械的转型升级投资中,浙商资本占据了15%的股份。
“在全国各地的企业转型升级中,都可以看到浙商资本的身影,装备制造业是浙商投资的重点。”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副会长蔡骅告诉本刊记者。
2012年是蔡骅最忙的一年。他说,现在很多中西部的企业都在转型升级,这为浙商资本掘金内地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与早几年浙商青睐房地产项目不同,这几年在严格的宏观调控形势下,浙商资本更青睐装备制造业。
“山东、四川、江西和安徽等地,都是浙商资本进军的主要场地,通过合资等方式,进入到生产设备领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到技术型的装备制造业,也是产业转型的需要。”蔡骅说。
据悉,在浙商资本促进会的组织下,浙商多次组团到山东和安徽等地考察,并在当地建立浙商产业园,在融资和建设方面,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取得当地政府的政策优惠。
杭州新海资本投资公司总经理刘新海告诉本刊记者,浙江的资本溢出已经持续多年,在2010年房地产高潮后,溢出效应加剧。一些大的企业纷纷联合投资设立创投和私募基金,涉足股权投资行业。
“浙江本地企业资本充足,对私募十分冷淡,企业股价估值很高,一般的投资价格在企业市盈率8倍左右,一些好的企业市盈率要到10倍,这样的价格对私募基金来说,很少有吸引力。”刘新海对本刊记者说。
因此,浙商资本纷纷转战包括山东和四川等,这些地方的制造业实力雄厚,投资价格合理。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工业项目的装备制造业,还是浙商擅长的轻工业等,基本都可以找到浙江资本的身影。
刘新海介绍,现在很多浙江企业喜欢高新技术的投资,对装备制造业、汽车配件和水利电力设施等生产企业的投资情有独钟。3月份,三位做房地产的企业老板找到刘新海,希望他代管参与他们新设立的股权投资资金,在一期投资一亿后,不到一年又追加一亿,这些钱分投到三个装备制造企业中,投资方要求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最低能获得20%左右的稳定回报就算完成达标。
“现在浙商很沉稳了,做回实业,寻求稳定回报的观念正在回归,那些炒房炒煤的事情,估计以后不容易再发生了。”刘新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