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号之后的应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08:32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朱小坤

  与那些只能统计流量的应用不同,李电森决定利用所掌握的压缩技术,真正解决用户流量不够用的问题。

  年过四十的李电森曾在联想的超级计算机项目服务,创业之前在新东方在线从事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在注意到移动互联网的“20号”现象后,他觉得应该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让用户不那么在乎流量。

  2012年春节期间,李电森跟做移动互联网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听人提起所谓的“20号”现象:每月20号左右,用户的访问量就掉得特别多,至少会有10%的减少,厉害的时候甚至能达到60%。原因很简单,手机上网流量包月用户在套餐即将用尽的时候就会克制访问需求,而20号就是这个临界点。“去新浪微博(http://weibo.com)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20号左右会有很多用户因为流量没了发了一些抱怨运营商的内容。”李电森特意去做了验证。

  这个发现让李电森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用户对节省流量的需求,他想到可以做一个利用缓存和压缩帮用户省流量、提高访问速度的App。他曾在联想公司负责过超级服务器项目,取得了15项超级计算机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压缩技术是其中一种。

  李电森不想再浪费时间,他很快辞去在新东方在线的工作,与朋友和同事组织起五人左右的创业团队。2月16日,创业仅仅一个月时间,他们开发的“飞速流量”就在苹果应用商店里上线了。第一版产品很简单,核心功能就是当在非Wi-Fi环境下上网时,通过压缩帮用户省流量。这个应用就相当于为手机启用了一个网络访问代理,这个代理会接管你手机所有的联网流量,通过服务器端对文字、图片等传输数据压缩最后实现节省流量的目的。除了访问网站之外,“飞速流量”还会将苹果应用商店的一些App缓存到服务器上,加快用户下载和更新的速度。

  “这种压缩主要是在无损体验的前提下,一些图片压缩后可能没有原来那么清晰,但如果不特别比较不会发现。以后版本还会增加一些功能,我们的想法就是先推出产品,再通过迅速升级迭代完善。”这种方式也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中最常见的,能否真的根据用户反馈快速改良是关键。

  因为发布时间比较短和推广较少,“飞速流量”的用户还处于十万级别。现在,团队的每个人在给产品迅速迭代的同时都需要承担客服工作。“用户反馈问题一部分集中在软件怎么用;另一个问题是隐私担忧,飞速流量处理的信息都是非加密的,如果是加密信息比如说https协议下的是处理不了的,所以不会因为使用软件降低自己数据的安全性;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使用障碍,主要是国内运营商网络环境太复杂和我们的缓存服务器部署地点还不够多造成的。”

  目前,“飞速流量”只在北京布点了10多台缓存服务器,而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运营商网络环境差距很大,一些处在网络状况不好地区的用户在访问“飞速流量”缓存服务器的时候就可能遇到困难。李电森正在筹划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服务器部署。

  为了做这个项目,李电森和创始团队成员一起筹集了几百万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在用户有大量增长之前,他们不打算花精力去接触投资人。在李的规划里,“飞速无线”帮用户节省流量的功能会一直免费提供,未来的盈利可能在个性化增值服务和数据挖掘方面。“流量越来越便宜是一个趋势,但是以国内的情况看,到用户不在乎流量还有一个不短的时间周期,在这之前我希望能完成转型。给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总会有市场,省流量是一个切入点,但不是全部。”

  联系编辑:gaoyulei@yicai.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