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之友"会议叙政府未受邀 被指无助化解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昨天,第二届“叙利亚之友”会议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8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包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法国外长阿兰·朱佩。中国和俄罗斯没有参加会议。而与2月24号在突尼斯召开的第一届“叙利亚之友”会议一样,叙利亚政府没有受到邀请参会。
第二届“叙利亚之友”会议召开中俄未受邀
会议以闭门讨论的形式举行。在会议召开之前,叙利亚境外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加利温呼吁会议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人民唯一合法的代表。那么,会议通过了哪些内容?加利温的呼吁是否会得到了与会成员国的认可?我们来连线新华社驻伊斯坦布尔记者马岩。
主持人: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会议都通过了哪些决议?
记者:会议发表主席声明,对叙利亚反对派表示支持,并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
声明还表示,叙利亚当局执行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安南提出的和平倡议不是没有期限,安南应当为下一步行动设定时间表,如果暴力仍在继续,则应当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呼吁所有与会国履行责任,并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叙利亚平民。
此外,会议承诺将提供所有可能的援助,包括技术建议和直接援助,并将继续提供资金和财政支持,以保障叙利亚政治进程。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制裁工作小组,以更有效推动主席声明的实施,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将于4月在法国召开。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会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将为叙利亚反对派提供12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及部分通讯设备。希拉里·克林顿还认为,叙利亚政府并未履行其作出的承诺,她要求叙利亚政府不要再拖延时间,立即设立时间表,执行安南的六点建议。
巴沙尔支持者集会抗议指责会议制造谎言
与第一次“叙利亚之友”会议一样,被排除会议之外的叙利亚政府官方依旧没有发表意见。与官方沉默不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数十名支持者用行动表达了抗议,他们在在伊斯坦布尔会场外集会抗议,指责会议在制造谎言。
一位叙利亚民众在会议之后表达了反对意见。
民众:这次会议是为了制造更多阴谋,为攻击叙利亚制定新的计划。
值得玩味的是,会议承认叙利亚境外的“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是叙利亚合法代表,但这次会议却遭到了叙利亚国内部分反对派的反感。“建设叙利亚国家运动”主席卢艾·侯赛因认为会议召开没有必要。
卢艾·侯赛因:这次会议没有召开的必要。特别是在(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的斡旋努力下,我们不应该分散或者阻碍安南的努力。而这次“叙利亚之友”会议旨在阻碍安南的行动。
会议排除叙利亚政府专家称不和谐
对于这次会议的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认为,叙利亚国内现在普遍期待安南的斡旋能够最终政治解决危机,在这样一个气氛下,像“叙利亚之友”这样的一个排除了叙利亚政府的会议显然是不和谐的。
贺文萍:正式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等于从外交上、政治地位上给一个定性;第二步,给叙利亚的反对派提供援助,这个援助当然现在还止于非杀伤性援助,同时也是给巴沙尔当局施加更大的压力,对巴沙尔当局给与更多的制裁、给与更多的压力。
叙利亚政府在过去受到制裁的时间也非常长了。以前的情形证明的事,你制裁得越厉害,你压抑越大,有时候走向的是一些反面的效果。反而是双方坐下来谈,把矛盾不要搞得尖锐化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还能够看到有谈判的希望。我们之前是看见科菲·安南的努力,其实是使用了一个往回拉、往回拽的力量,但是现在“叙利亚之友”的会议又重新把这个往回拽的力量又给撑开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它的这个负面作用应该是大于它想象中的正面作用。
会议被指有制造舆论压力嫌疑
另据媒体报道,联合国安理会计划在今天就叙利亚问题展开新一轮磋商。贺文萍认为,在安理会磋商之前,以所谓的“叙利亚之友”名义确定有关叙利亚的内容,多少有些制造舆论压力的嫌疑。
贺文萍:我觉得也可能是打算给安理会里面的第二轮或第三轮的讨论先设了一个调。可以制造这么一个舆论环境,它也有70多个国家、号称有这么多的国家和组织参加会,等于是再一次掀起一种舆论的压力。下一轮安理会的决议也好辩论也好,会抛出一个什么样的决议来,我觉得这里面还会有很多的外交博弈。包括俄罗斯方面、包括中国方面,我们一贯是反对如果这些决议、草案里面会有一些字眼,涉及到从外部进行政权更迭。所以如果说你开了这个会议,马上又出台了与安南的计划、以至于主题申明又相悖的内容的话,再次又抛到联合国安理会要求通过、要求表决,等于是把前不久好不容易形成的共识再次破坏,兜了一大圈等于是叙利亚问题最后又回到一个原点上,也使得安南先生的努力重新归零了,我觉得这并不时一个建设性的态度。
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会给叙利亚的未来之路带来怎样的变数?是推波助澜还是化解危机?尚待观察。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