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容内讧”真相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35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岳永明

  “从容投资内讧门”正在不断升级。

  在3月27日至30日短短四日之内,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在谈及其明星基金经理姜广策为什么突然宣布离职时,先后说出了三个“版本”,其中最惊人的是3月30日吕俊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姜广策暗接“私活”,为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操盘,尚不清楚是否牵涉“老鼠仓”,公司为控制风险,早在姜广策以“理念不合”而率先翻脸前,就叫停了姜广策的所有投资权限。

  “姜广策只不过是我的雇员,我们不是合作关系,更谈不上分手。”对外界普遍以“分手”来形容,吕俊3月27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投资圈里合作伙伴分手或基金经理离职事件并不少见,然而如此不留情面的“决裂”实不多见。事件升级后,吕俊、姜广策二人更是发起对对方人品的质疑。从二人因酣战而揭穿的种种家丑中,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问题仿佛脆弱得不堪一击。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一年前从容投资业绩开始下滑之时,姜广策与吕俊就已种下了矛盾的种子。

  业绩滑坡撕开第一张皮

  姜广策的突然翻脸对从容投资及吕俊来讲,实在太过突然,虽然有矛盾,但之前姜广策并没有向吕俊传达过离职的意向。

  姜广策称,因其与吕俊、郑莹夫妇在价值观、投资理念以及为人处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无法调和,因此决定离去。而吕俊在3月27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对姜广策的出走给出了他的第一种解释:姜广策业绩不佳,公司启动了严格的止损机制,如把仓位控制在30%以内等,由此减少了其投资权限。

  对姜广策的投资风格,吕俊颇有微词。

  “姜广策想拿一些小盘股,这些股票流动性很差,进去就出不来。”吕俊说,比如对沃森生物的投资就亏了很多钱。据了解,按从容投资的风控机制,市值小于35亿元的股票,都会被排除在股票池以外。

  其实,吕俊管理的从容成长8期和姜广策管理的从容医疗2期都重仓持有过沃森生物,2010年末时分别持股29万股、17.9万股,后由于股价大幅下跌,2011年一季度,吕俊管理的从容成长8期减持了该股票,但姜广策管理的从容医疗5期又抄底买入23万股,直接导致在2011年二季度该股继续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姜广策的医疗5期出现较大亏损。

  正因为如此,在吕俊与姜广策近日的微博(http://weibo.com)对峙中,吕俊说姜广策业绩不佳,而姜广策反唇相讥,直斥为“如果说业绩的话,吕俊自己早就该辞职了。”

  公开资料显示,从容投资旗下产品共有四个系列:稳健系、成长系、优势系和医疗系。医疗系此前主要由姜广策管理,而其他三系基金都挂在吕俊名下管理。

  Wind统计显示,2011年,吕俊管理的3只稳健系基金均亏损了10%以上;其管理的6只成长系产品中,5只亏损超过20%,排在同类基金靠后位置;其管理的4只优势系基金,有3只亏损超过29%。而姜广策管理的医疗1期、2期业绩也分别下跌了28%和32%。可见,二人的业绩均不怎么样。

  明星地位受挫

  除了业绩,吕俊还向《投资者报》记者讲过另一个促使姜广策出走的理由。在姜广策于微博宣布出走的前几周,吕俊任命了涂畅担任从容医疗系部分产品的基金经理。和无甚江湖名气的涂畅比肩,这多少让头戴“明星基金经理”光环的姜广策多了几分去意。

  涂畅出身医药家庭,从事投资的时间较长,其2004年前在国泰基金任职的时候,就与吕俊认识,二人可谓是“老相识”。后来涂畅转任泰达宏利基金公司,2007年正式加盟从容投资。据悉,涂畅的父亲是某军队医院的肝病专家,少将军衔,母亲也是医生,所以,涂畅在医疗领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也因此在从容投资负责管理医疗医药研究小组。

  “之所以任命涂畅,一方面是他之前负责的基金所投医药股表现优异,另一方面也想借此让他们两人PK一下,看谁管理得更好。”吕俊直言,姜广策和涂畅二人的风格差别很大,姜广策喜欢黑马股,涂畅喜欢白马股,而涂畅在下行风险管理上还更胜一筹。

  自曝更大“家丑”

  从容投资的内讧事件自3月26日曝出以来,不断发酵,双方各执一词,甚至连网友也各自站队,互开骂战。但不曾料到,3月30日上午,从容投资称因“姜博的一些不实言论,牵涉到公司业务及管理等多方面”,决定“尊重客户的知情权,把真相告诉大家。”

  随后,吕俊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姜广策离职的第三个解释,称公司在3月23日发现姜广策替王明伟操作账户,于是次日就停止了姜广策的全部权限。——这与吕俊之前所称的“部分权限”有所差异。

  用姜广策的话讲,他是被“逼”走的,而吕俊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他的“最后一招”,而且从容投资为了逼走自己“不择手段”。

  吕俊公开的资料显示,姜广策直接操作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的账户,并承诺6.5%的收益率,但由于去年行情不好,业绩未达标,王明伟便向姜广策追讨承诺的收益,并追到公司,希望用姜广策的奖金和工资补欠款。

  但姜广策与王明伟的关系似乎并不那么差,反倒是二人一同站在吕俊的对立面。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电话和短信试图联系王明伟,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后记者联系姜广策,他转发了王明伟稍早回复其他记者并同时发给姜广策的两条短信,其中一条这样写道:“从容新闻发布会用心不良。我和姜博士没有任何矛盾,这次是他和吕俊不期分手之后果,我对吕俊的做法不敢恭维,何必呢?太无度量了。”

  另一条短信则表示:“姜应该没问题的,我会支持他与欧洲最大的健康产业基金合作。”此外该短信还表达出,在王明伟看来,姜吕二人的纷争其实起因于姜自己想独立,但老板有想法。

  虽然姜广策近1年多来业绩不佳,按吕俊的说法,是否涉嫌“老鼠仓”也还不好定论,但记者注意到,发布会结束2小时后就有某“加V”的知名券商营业部微博在姜广策微博留言中表示希望聘姜广策管理产品。

  短暂的半年蜜月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吕姜二人相识于2009年,姜广策长吕俊两岁,当时吕俊36岁,姜广策38岁。

  这一年,吕俊到元大证券拜访,与时任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的姜广策相识,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在一次聚会上,姜广策提出设立医疗行业基金的想法,与吕俊一拍即合。

  2010年4月,从容投资对外匆匆宣布了邀请姜广策加盟公司业务合伙人的消息,同时聘任其担任基金经理。随后的6月,从容投资为姜广策量身打造的从容医药1期信托产品成立,虽然从容投资对外宣称该产品的基金经理是姜广策和吕俊,但实际上主要由姜广策一人掌管。

  吕俊和姜广策的“蜜月”正是从此开始。当时有人问吕俊,如果在管理从容医疗1期过程中产生分歧该如何处理,吕俊表示,由姜广策最终拍板。

  姜广策是中山大学有机天然药物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后。除了有元大证券大中华区医药行业的主管经验外,姜广策之前还担任过凯基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和广州百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医药行业内,姜广策不仅有专业的学术修养,而且有着丰厚的人脉和资源。

  当年,凭借姜广策的专业优势及医药股的市场配合,从容医疗1期的业绩非常出众,其自2010年6月30日成立,到当年9月30日时,短短三个月,收益率已高达27%。

  在这个国内首只医疗行业基金成绩斐然的示范效应下,2010年10月,从容医疗2期跟着成功发行。到这一年年末,从容医疗1期、2期的收益率分别为46%、8.7%。

  随后的日子里,从容投资的医疗系基金规模日益壮大,从容医疗5期、从容医疗3期、从容医疗精选、从容医疗7期先后成立。

  应该说,刚开始合作的半年是吕俊和姜广策最甜蜜的季节。姜广策关于医疗基金的想法得到实践,其专业能力也为业绩所验证,而从容投资也因为医疗基金名声大噪、规模大增。

  但随后市场明显走弱,建立在业绩高增上的甜蜜,很快就被业绩的滑落冲淡了。

  2011年,医疗1期单位净值由2010年年底的1.5元开始下滑,到今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净值都在1元以下。

  按照吕俊的说法,该基金净值从1.5元跌到1.4元,再到1.3元,最后跌破1元,期间公司风控一直给姜广策发邮件提醒,警示风险,“但姜广策坚持认为,医药股调整幅度很大了,就要大涨了。”

  吕俊说,客户买基金有一个特点,很多客户并不是在基金净值1元时买,而是在1.4元时买,所以净值重新回到1元,会让这些客户亏损很多。

  “他很意气用事,在牛市中他会做得很不错,但在震荡市或熊市中,就容易犯错误。”吕俊这样评价说。

  合伙制PK家族企业

  但姜广策质疑,由于从容投资实际上是“夫妻店”,因此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弊病,这对他产生了不公正的影响,而且吕俊“没有诚信”。至于吕俊如何“没诚信”,姜广策没给出明确说法,而吕俊认为,姜广策应拿出理由来;对“夫妻店”的批评,吕俊称之为一种“敌意的说法。”

  不可否认的是,从容投资的重要职位都是吕俊的人。《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从容投资目前的管理架构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有一个副总经理。吕俊担任从容投资董事长,分管投研体系;其妻子郑莹担任总经理,分管营运体系,其中包括风控、财务和市场等部门;吕俊妻妹郑琳则担任副总经理,分管销售。

  更有传言称,吕俊的妹夫等多位亲属都在从容投资工作,就连前台都与吕俊有关系,但从容投资否认这一点。不过,从容投资内部有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吕俊和妻子及妻妹外,公司内至少还有一人与吕俊有亲戚关系。

  目前,真正持有从容投资股份的,只有两个人,即吕俊和郑莹夫妇俩,虽然在从容投资的官方网站上,其研究总监陈宸的简介上也有“合伙人”的字样,但实际上,陈宸并没拿到股份。“有一定条件,必须在从容工作满三年才行。”吕俊解释说。

  他认为,举才应该不避嫌,主管风控等业务的郑莹和主管销售的郑琳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人脉资源,完全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去年业绩不好,很多私募基金都遭遇较大面积的赎回,但我们的客户比较稳定,去年总资产规模不但没有下降还增长了5个亿。”

  “我要为家族企业正名。”针对外界对“家族企业”的歧视,他反问说:“合伙制就可靠吗?家族企业怎么了?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真的靠得住吗?”吕俊表示,“我有过合伙制的尝试,最后的结果是失败,各说各的理。”

  “在投资领域,剩者为王,家族企业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止损到位。”吕俊认为,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内,做家族企业是没有问题的,目前从容投资的资产规模大概40多亿元。

  但吕俊也不否认,家族企业总是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上的尴尬。“家族企业最大的好处是稳定,最大的坏处是人才难求。”

  具有“明星基金经理”光环的姜广策的翻脸离去,让吕俊深刻体会到了“明星制”的不快。

  而即便吕俊本人,也同样是一位颇具盛名的“明星”。2004年至2007年间,吕俊担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的基金经理,3年回报率超过了600%,致其一举成名。凭借闪耀的光环,吕俊所到之处都有聚光灯跟随,他很早就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

  “明星基金经理很难管理。”在姜广策公然翻脸离去后,吕俊发出感叹,其中也必有对自身经历的体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吕俊提到,新任命的涂畅远不如姜广策有名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