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被追捧起来的繁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35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何凤丹

  在战略投资管理专家岳川博看来,将白酒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部分符合联想控股业务定位,无可厚非。但评判其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还是要看该投资是否有利可图,即首要看白酒产业的投资价值。

  联想控股投资白酒无疑是看到了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年的高增长和高利润。以2011年为例,当年国内白酒总产量达到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在几大酒种中增速最高。2011年白酒企业的业绩也是红红火火,国内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整体预计平均增长83%,表现出行业极强的成长价值。

  事实上,从2005年以后,白酒产业就始终“膨胀”向上。各种被外界认为“利空”的政策似乎也对其难以构成大影响。如联想控股这类的业外资本由此也密集布局白酒产业。

  1997年,广州电器经销商云峰集团在茅台镇贴牌开发小糊涂仙系列酒;1998年新华联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合作推出的金六福酒;此后,河南辅仁集团入主宋河酒业;帝亚吉欧控股水井坊;泰国TCC整体收购云南玉林泉酒业;美国高盛集团收购安徽口子集团25%股权;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维维股份控股枝江酒业等。

  然而酒类营销专家马斐近日指出:“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不是预言,而是规律。”马斐提醒白酒界要铭记历史教训。

  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工农兵学商,一大家办酒厂”,产量从300万吨跃升至540万吨;1994年开始的5年“标王”盛行,广告轰炸、各白酒板块迅猛崛起,产量从540万吨猛增至801万吨,两次“大发展”的最终结果,均以国家调整产业税收政策告终。尤其是第一次“大发展”,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发展史上的“大跃进“,很多企业一时间大干快上、盲目扩产上项目,以致在产业低谷来临时背上沉重包袱甚至被拖垮。

  而外来资本入股白酒的失败案例也历历在目。目前正与联想控股传出“绯闻”的孔府家和董酒就是典型案例。

  根据江苏某酒企《关于苏黔川皖豫鲁白酒企业改制和发展的考察报告》,孔府家酒于2003年开始改制,深圳万基集团借机投资8000万元收购孔府家酒90%的国有股权。但在万基集团接手后的3年里,孔府家酒销售停滞不前,甚至被曝出涉嫌偷税2900万元。一年后,万基集团从孔府家酒撤股。

  “人是有思维的,应该以史为鉴。”马斐表示,“近期的高端酒下跌,不能仅仅归到政府招待紧缩的一点上,而是发散地看待一部分消费者在理性回归;区域品牌跟风高端争位的时候,消费者如何选择;健康观念越来深入人心的时候,还不要命的喝吗;粮食危机已经是国家最大的忧患,酒的未来不需要思考吗?”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刘钊近日刚投资了浏阳河酒业。在成都召开的一个中国白酒资本运营高峰论坛上,他在肯定中国白酒资本回报率较高的优点后,亦指出了白酒业目前存在的几大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品牌风险、质量安全风险、上市退出风险、产能过剩风险等。

  “白酒行业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业外资本看到的快速增长都是大中型企业的增长,而且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因此业外资本进入酒行业,需要选择具有这些基因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孟跃(中国)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孟跃如是说。

  “只要你看到了泡沫,一定是个更大危机的前兆。”一向以敢言著称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再度语出惊人。他近日现身成都糖酒会某论坛,言辞中对高速增长之下的白酒产业表现出了担忧,认为白酒产业是“被追捧起来的繁荣”。

  而正略钧策的周华认为白酒行业目前的投资前景是“谨慎利好”。需谨慎的原因有二:第一,三公消费公开的实施,必将对白酒行业销售带来巨大影响;第二,不仅是外来资本进入,同时各大酒厂近两年也在逐渐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当产能集中爆发,必将对白酒市场带来新的冲击。“目前整个白酒行业,无论是白酒企业自身,还是外来投资,都显得有些冲动。”周华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在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一句“禁止公款买香烟高档酒”,让次日的白酒股陷入大跌,跌幅最大的五粮液下跌超过6%。■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