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创意的改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1:5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已经习惯了投资拉动型增长与“汗水增长”(sweat growth),所以最近当一些经济指标不如预期时,放松信贷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的呼声又在上升。回归过去的路径很容易,但通过创新实现“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更重要。
笔者不久前听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讲到,应该走一条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靠自然驱动的发展观(powered by nature)。现在很多产品既不适合解决它本该解决的问题,又有害环境和浪费资源。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很多问题自然界本身已有答案。如白蚁窝总是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白蚁在建窝时就通过不断开洞和闭洞形成自然的通风系统,津巴布韦现在就有借助白蚁窝的自然通风原理建成的高楼建筑,既不消耗能源,也没有氟利昂的问题。又比如,人喝剩下的咖啡渣可以用来种蘑菇,不但蘑菇长的特别好,能提早半年供人使用,而且长过蘑菇后的咖啡渣可以喂养家畜。他由此提出,能否探索一种和自然和谐、有利于充分就业、小消耗大回报的赢利模式?
这里的本质是创意,国外有学者称为“蓝色经济”,其核心是从自然界寻找厚利商机,让人把没有用完的资源开发出来,把闲置不用的资源调动起来。例如:学习沙漠甲虫的集水方式解决淡水危机;依靠重力让建筑物自行发电;让常见的蚕丝取代“钛”,制作降低成本的环保剃须刀片;模仿斑马纹,设计建筑物外观,让室内温度降低至少5℃;用天然蝇蛆来消化屠宰场废料,副产品蛆酶更是糖尿病患的新希望;贻贝的粘液可取代目前市面上含有化学毒素的黏着剂;天然的涡流技术提供了节能省电又环保的消毒方式;制作西红柿酱的废料可提炼茄红素作为防晒唇膏的天然色素原料;小球藻治理水污染……等等。
笔者不敢妄言这些创意都能规模化地实现,但是笔者欣赏这样的思考方向。有创意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共减”,而不是继续加大资源投入。不用新思维解决问题,纵然能实现一时增长,却总会落入传统发展不可持续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