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之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06:24 来源: 经济日报短短6年多的时间,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从零起步,创造了国内碳纤维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千吨T3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第一个实现干喷湿纺T700碳纤维的技术突破……而其全套生产装备全部自主研发。后起的中复神鹰发展缘何如此“神”速?
有“新材料之王”美誉的碳纤维,因其军民两用的特性,一直笼罩在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阴影之下。我国从“六五”计划开始立项攻关,试图突破碳纤维的产业化,却久攻不下。
近几年,从江苏连云港跑出一匹“黑马”——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短短6年多的时间,从零起步,创造了国内碳纤维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千吨T3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第一个实现干喷湿纺T700碳纤维的技术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全套生产装备全部自主研发。
在去年国内的碳纤维市场上,中复神鹰销售碳纤维996吨,占1500吨国产碳纤维市场的三分之二,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碳纤维市场上的翘楚。
强者将引起更强者的注意,这是市场的逻辑。一家全球顶尖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把目光投了过来,在其定期出版的全球碳纤维市场报告中,第一次对中复神鹰给予了重点关注。
后起的中复神鹰发展缘何如此“神”速?
一个并非必须的选择
“不要做!烧钱!”“你这是心血来潮,肯定会半途而废!”“那么多年研究都不行,凭啥你能做出来!”……在几十趟南上北下的调研中,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听到的全是专家们的反对声。同时,他也第一次看到了碳纤维。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2005年9月作出了一个在多数人看来并非必须的选择:将自己效益颇丰的鹰游纺机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带着7000多万元现金,以门外汉的身份,集聚起一群国内的碳纤维痴迷者,在连云港郊外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地上开始了产业化攻关。
听起来这很像一个莽汉所为,实际上,张国良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纺织机械专家,以自己从事大腈纶生产设备制造10余年经验,在考察中看出了另一个门道:碳纤维原丝与腈纶丝如出一辙!“碳纤维原丝就是没有瑕疵的腈纶丝,我能生产出纺腈纶的设备,就能生产出纺碳纤维的设备!”
此时的张国良已跳出为企业储备下一代产品的局限,为自己这个并非必须的选择而激情澎湃,正如他作的一首散文诗所描述:“我在实现一个梦想,我被梦中的激情所燃烧,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我知道中国的军民产业对碳纤维的渴盼,打破西方国家禁运和技术封锁是如此重要!”
说干就干。他们边学习边设计,边基建边研发设备,边试生产边改进设备……1年半的时间,5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茶饭不香,夜寝难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5月3日清晨终于生产出第一束碳纤维。看到从碳化炉内出来的碳丝,虽然不知道其性能如何,张国良已激动万分,带着职工在厂房外放起了鞭炮。
谁料想,这鞭炮声迎来了碳纤维情结浓重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听连云港市委书记说你在做碳纤维,我一定要来看看。”宋志平笑着说。
从此,这个碳纤维追梦之旅中,多了央企的身影。2007年10月24日,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其子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以增资扩股形式参与该项目,组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万吨碳纤维产业化工程的序幕。
数以亿计的投资一直没有产生效益,中国复合材料集团董事长张定金因此在董事会上面临压力。此时,宋志平总会给他打气,在建材集团碳纤维与每年赚百亿元利润的水泥产业同等重要。“对于央企而言,这绝对是责任,你不去做,又指望谁去做?”宋志平如是说。
失败与希望如影随形
2012年3月上旬的一天,中复神鹰的生产厂房内,一束束充满质感光泽的黑丝在生产线间流畅前移。记者用手掌轻轻地托起其中的一缕,轻盈柔滑的触感使人难以想象其具有比钢高数倍的抗拉强度。指着生产线,因年龄原因刚刚卸任中复神鹰总经理的李怀京骄傲地说,“这些生产装备全部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
“可是6年来我们每一步都很难,几乎每天都承受着希望、失败、焦虑和茫然的煎熬。”他告诉记者,刚开始的目标是T300级碳纤维,2009年初千吨级T300碳纤维生产线一投产,紧接着就开始攻关高性能的T700级碳纤维,一攻又是3年,现在T700出来了,T800级又成了新的攻关对象。
碳纤维原丝虽与腈纶丝有极大的共通性,但其“零缺陷”要求,对工艺及装备要求极高,从聚合到原丝再到碳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存在任何偏差。
碳化炉和高温饱和蒸汽牵伸机都是碳纤维生产的关键设备,国外设备不仅买不到连看都没门,他们只能自力更生。研发碳化炉时,他们先是选用1厘米厚的耐热不锈钢炉膛材料,理论上能耐1200℃高温,然而当温度达到800℃时炉膛就被烧穿了。结构不合理?改了又试,照样烧穿。只能重新选择耐高温材料,又试了四五种,拆拆卸卸达七八十次。高温饱和蒸汽牵伸机的研发同样不顺利,经历了半年时间,前前后后改了8次。
“真的是烧钱啊!粗算一下,我们光试验用掉的钱就上亿元。”李怀京感叹。他带着记者来到一个车间,只见地面上油渍斑斑,一角堆着一些报废设备和材料,卡车正往外清运。“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曾经摆满了废品,看着就让人心痛啊。”
如今,这个见证了中复神鹰人失败的车间,将修葺一新,成为展示其创新成果的“展厅”——T700碳纤维的生产车间。
真正的一把手工程
没有豪华的办公楼,只有齐刷刷的厂房——这是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秋飞拒绝了许多相对安逸的高薪职位选择来中复神鹰的理由。“这里的人都是干实事的!”
的确,在中复神鹰自主创新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
董事长张国良始终在研发一线,既是决策者,又是技术员,还是操作工。2006年9月,第一条生产线开始调试,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敢启动操作。因为大家都知道,设备启动后,若聚合反应控制不好,有可能发生暴聚现象,原丝就会凝固在生产线上,上千万元的设备将全部报废。“责任太大了!最后是张国良亲自按下了那个绿色的按钮。”李怀京回忆。接下来的日子,张国良有76天没回过一次家。有一次,他就在控制室的长条凳上坐了3天3夜,为攻克一个难关而冥思苦想。
张定金则成了北京至连云港航线上的常客,平均一星期一次。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耐火材料专家,往往是带着国际上最新的碳纤维资讯直奔车间,看设备、盯进度。“张总不时会对研发工作提出一些独到的建议,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已是总经理助理的陈秋飞如是说。不仅如此,张定金还不遗余力地为中复神鹰发声,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陈秋飞还告诉记者,当研发遇到困难时,两个张总总是鼓励我们,大胆试,大胆做,不要有任何资金上的顾虑。
“我们必须抓紧发展,否则就有可能永远跟不上了!”这种焦虑常常让张定金彻夜难眠。他分析,几家国际碳纤维巨头正计划在未来三五年内扩产近80%,总投资额约13亿美元,均以生产T700级以上级高性能碳纤维为主。与此同时,土耳其、印度、韩国等国家也在碳纤维领域快步崛起。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技术的扩散,三五年后碳纤维的成本将下降,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会大幅度增加。
为此,中复神鹰加快了发展的步伐。追求速度的同时,中复神鹰人也深刻意识到品质提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如何能让产品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对于中复神鹰而言,仍然需要新一轮的艰难攻关。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复神鹰人的碳纤维之梦一定能实现。这是因为——
他们仅用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零到1000吨规模的突破,而国际行业巨头却花了21年的时间!而且他们每天都在拼搏,每天都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