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个央行和一位总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1:0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这两天的市场很是有趣。由于美联储暗示短期内不会推出新的宽松政策,欧洲央行表示更加关注通货膨胀,加上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度飙升,大西洋两岸的市场表现惨淡。而中国市场在QFII扩容等消息的推动下一路上扬,最为戏剧性的局面却是,银行股在一片红色中整体下挫,其拉力的一部分来自于温家宝总理日前关于“打破垄断”的奋力疾呼。

  这些看来互不相关的事情,再度昭示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特立独行。危机之后,从美联储到欧洲央行,由于成功构筑了让世界免于崩塌的最后防线,他们展示了平常时分不太常见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从QE到LTRO, 这些离奇古怪的拼写逐渐让人耳熟能详,也挽救了市场。这是人们已然观察到的一点。

  人们不太注意的另一点则是,欧美央行在危机后花了很大气力加强和公众的沟通,美联储召开新闻发布会,伯南克走进大学的讲堂,都指向了同样的方向。反观中国,事情和方向似乎都不太一样。

  中国央行没什么独立性,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方方面面也早已习惯,但怎奈中国国际地位直线上升,全球关联超速加强,人们不知不觉间开始用“全球眼光”来看待这个“中国特色”的央行。不独立,不善沟通,恐怕是中国央行的两大软肋,但其责任又不全在央行。于独立性,这是中国的制度设计;于沟通,中国恐也缺乏沟通的足够土壤。这不,小川行长在博鳌谈了谈“硬着陆”和“软着陆”,就被媒体说反了,央行工作人员挥汗火速在网站登出稿件,才避免了可能的负面影响。

  有中国特色的央行,也就会有中国特色的市场逻辑,温家宝总理奋力疾呼“打破银行垄断”,引来了立竿见影的市场反应,恐怕就是案例之一。央行的一言一语引来市场亦步亦趋一起一伏的一天,恐怕也会是中国金融改革“顶层设计”落实到位的一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