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汤臣倍健复牌后一度跌停22家基金主力染上“铅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13:16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孟录燕

  “重庆啤酒”这一黑天鹅事件让机构还心有余悸,节前一则“国产螺旋藻含铅超标”的新闻让由篮球明星姚明代言的汤臣倍健受到牵连,而一些潜入汤臣倍健的机构此次也恐怕难以全身而退。尽管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检查结果显示,汤臣倍健螺旋藻片符合质量标准,不存在铅含量超标的问题,但昨日复牌后的汤臣倍健开盘即跌停,截止收盘,汤臣倍健报51.59元,大跌8.48%。成交量急剧放大,全天换手14.5%。

  “部分企业螺旋藻铅超标”

  3月28日晚,有媒体称“部分企业螺旋藻铅超标”,“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产品,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均显示,8个送检样品中,6个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尤维斯”超标20%;“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康特力斯”超标820%。

  受旗下螺旋藻产品“铅超标”传闻影响,保健品行业龙头企业——广东汤臣倍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日起停牌,并声明,螺旋藻片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

  汤臣倍健是含着金汤匙上市的,2010年12月,其发行价110元、发行市盈率115倍,成为创业板首只破双“百”股票。根据其公布的2011年的年报,汤臣倍健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12%;净利润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41%。公告显示,汤臣倍健主营收入为6.55亿元,其中来自于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达6.49亿元。其中2.51亿元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系列,1.07亿元为补钙及骨骼健康系列。同时,汤臣倍健2011年存货余额达1.14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70.20%;而2010年存货余额为6709.48万元,较2009年末增加100.60%。对此,汤臣倍健解释为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以及春节销售旺季备货。存货余额里金额最大的为产成品,金额为7077.77万元,占比61.98%,较2010年末增加103.53%。

  有基金去年四季度已先撤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34家主力机构提前潜入汤臣倍健,其中基金30家;有22家去年4季度新进,券商集合理财4家,持仓量总计922万股,占流通A股28.35%。

  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五席。兴全社会责任股票基金四季度新进,持166.33万股,占流通股本的5.11%,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汉兴证券投资基金持132.55万股,占流通股本的4.07%;华安宏利股票基金持100万股,占流通股本的3.07%;兴全有机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持80.89万股,占流通股本的2.49%;银河银泰理财分红基金持78.06万股,占流通股本的2.4%。总计,较2011年第三季度减持52万股。此外,数据还显示,4季度时,海富通中小盘基金和景顺基金旗下的景顺长城动力平衡、景顺内需增长已提前撤离。

  但据兴业全球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我们已大规模减仓,等一季报出来可看到,我们应该不会在里面了。”汤臣倍健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为富国基金旗下的汉兴封闭基金,截至2011年 12月 31日持有汤臣倍健132.55万股。针对“铅超标”事件,富国基金回应称“已关注近期媒体的报道,会以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综合判断”。

  而在“含铅门”之前,3月12日、22日汤臣倍健逆市涨停,股价迭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机构逢高减持。 12日该股卖出席位中,出现3名机构,分别净卖出6928.13万元、491.00万元和490.97万元,22日又有一机构卖出398.78万元,且两次买入的资金大大少于卖出资金。部分机构逢高减持意图明显,撤退的机构也幸运地躲避这次汤臣倍健涉铅超标的风波。不过,机构席位中是否包含基金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基金这次同样难全身而退。

  “含铅门”触动螺旋藻产业

  螺旋藻产业在国内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市场上一度达到1000多种产品,但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通过相关部门注册审批的。记者在丽江的一些大型超市看到,螺旋藻精片的价格上下相差很多,还有很多打着“程海湖”标识。

  螺旋藻目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西永新、福建、河南、广西、海南等地均有养殖,但全球只有三个天然螺旋藻产地,分别在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T excoco湖和中国丽江的程海湖。业内专家认为,此次 “含铅门”风波,已触动未来产值近100亿元的螺旋藻产业。 “螺旋藻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品,市场前景美好,但这一产业也存在不少问题。要推动这一产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企业夸大宣传、产品重金属污染和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针对螺旋藻的混乱售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市场上螺旋藻的假冒伪劣产品确实很多,主要是某些企业螺旋藻生产加工工艺低下而导致其品质的不达标。主要表现在:一是蛋白质含量不足;二是掺杂使假,一些企业为弥补生产原料的不足,在螺旋藻里加入普通食用淀粉;三是重金属、微生物超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