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斤奶卖不过一瓶矿泉水”奶户无奈杀牛卖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2:39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一斤奶卖不过一瓶矿泉水”奶户无奈杀牛卖牛

制图/方毅夫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采访发现,由于大型乳品企业垄断区域鲜奶收购,这一地区生鲜奶收购价持续在低位徘徊,导致很多奶户入不敷出,被迫“砍牛”(杀牛或卖牛)。

  现象

  养奶牛不赚钱, 奶户“砍牛”现象严重

  近期,双鸭山市多地奶农反映,垄断当地生鲜乳收购市场的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低于黑龙江省规定的保护价收购,且拖欠奶资3个月。许多奶农“砍牛”避险。

  双鸭山市尖山区安邦乡窑地村一直是双鸭山市养奶牛的先进村,近日,记者在窑地村看到,大型榨奶站已废弃。窑地村绿野合作社负责人秦万春告诉记者,由于养奶牛不赚钱,村里的牛都卖了,数量从1000头减少到100多头。

  “完达山给的收购价太低,每公斤不超过2.8元,最低时才2.65元,远低于黑龙江省发布的每公斤2.94元的指导价,按每公斤鲜奶2.8元的收购价计算,一斤鲜奶才1.4元,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

  走访

  “按质论价”还是“垄断经营”?

  对于收购价过低的问题,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双鸭山奶站负责人李铁没有否认。他认为,这是公司坚持“按质论价”的结果:集中榨奶的生鲜乳为每公斤3.1元,制冷罐储存的每公斤2.94元,散收奶为每公斤2.8元。双鸭山市的奶户大多属散户。“在价格上有区分是为了引导奶户向更规范更集中的生鲜乳采集、储存方式转变。”李铁说。

  关于拖欠奶资问题,李铁表示,企业面临销售回款压力,奶资确实有延迟。

  对于完达山方面的说法,奶农们并不认同。他们说,收购价格这样低并且奶资被拖欠,完达山又不投资设立集中榨奶站或制冷罐储存设施,这让他们只能被迫接受现状,原因就在于当地的生鲜乳收购被完达山垄断,“只此一家”。

  分析

  乳品产业需转型升级打破垄断

  基层业内人士认为,双鸭山市出现的“砍牛”现象折射出我国奶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我国乳业急需转型升级,并打破少数大企业排他性的地域垄断式的发展模式。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规模小、设备简陋的乳品厂被停产关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辖区内乳品加工厂的税收,乳品企业为了保证奶源供应,往往会联合采取措施迫使一地奶户只卖给一家企业,使一地的奶源被一家乳品企业垄断,奶户完全丧失与乳品企业的议价能力,要么被动接受垄断乳品企业的一切要求,要么只能坐视生鲜乳无人收购而变质、倾倒。

  在国家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背景下,集中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乳品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很多散户甚至是专业合作社均缺乏资金和技术,急需得到乳制品企业或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引导,逐步从散收奶向集中冷冻储存、集中榨奶和集中养殖升级。

  (据4月8日《中国青年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