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发展生物产业 禹城冲刺山东第一方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0: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范利祥 2012-04-10 00:18:13
这几年,禹城的突然崛起,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山东省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禹城这几年不断被贴上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中国功能糖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等标签。
“我们近几年的目标,就是冲刺全省第一方阵。”近日,上海召开的“新资源食品与公众营养(国际)高峰论坛”上,禹城市市委书记张安民向记者详细解构了禹城的崛起路径。
打造“生物谷”
《21世纪》:生物产业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生物产业国家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糖都”之称的禹城,会给予当地生物科技企业哪些实质性的扶持政策?
张安民:禹城作为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具备全国唯一的“中国功能糖城”的金字招牌。我们将借鉴外地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区位发展优势,借力争创国家高新区,同步推进中国“生物谷”建设,打造在全国规模、品牌、技术都具有明显优势的生物制造基地、创新中心和人才聚集区。
禹城将坚定不移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坚定不移培植大集团、培育大产业。
像山东龙力生物这样在功能糖产业的领军企业,政府将为其提供土地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促其内涵提升、外延扩张,实现做大做强。
《21世纪》:针对龙头企业,政府在招商引资上有哪些新的思路?
张安民:一方面,必须把握经济和产业规律,突出企业招商主体,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另一方面,努力在完善服务、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提升效能等领域下功夫。
《21世纪》:那么禹城的高新产业已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张安民:禹城高新区已经超越了创业起步阶段,面临提升嬗变的重大机遇,我们将依托“6+2”现代产业,2年内争创国家高新区、打造中国“生物谷”。
禹城高新区是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现已形成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高档纺织和现代金融、现代物流“6+2”主导产业,可以说产业发展定位和现状,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
建设中国“生物谷”,可以汇聚放大各个企业的优势,真正发挥禹城生物产业的集群优势,打造区域竞争力。
对接蓝色经济区
《21世纪》:山东蓝色经济区给禹城带来了什么机会?
张安民: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主要有四大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将优势互补,互动共赢,努力推进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对接和融合,加快开发一些高端、无污染、潜力大的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功能糖方面,延伸链条,强化终端,加快“二次创业”,不断巩固行业领航和主导地位。
《21世纪》:国际经济危机对禹城有哪些冲击?
张安民:我们现在有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这三大支柱产业。现在看来,对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主要生产核能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大型企业,因福岛核电站问题,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信一定会有所改善。
在新能源方面也有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对我们国家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出口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光伏产业,都受到了国外的冲击。
《21世纪》:针对这些影响,禹城做出了哪些对策?
张安民:第一,积极转方式调结构。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除了发展国家政策核电之外,也会转到其他领域和产业。
第二,鼓励自主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也是禹城的最大优势和可靠支撑。
第三,加大科研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科研经费,多种形式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引导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第四,培训企业家。从今年开始,禹城与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建立联系,开设企业家培训班,使禹城的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上更上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