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让钱包重鼓起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21:19 来源: 《中外管理》价格改革:让钱包重鼓起来?
文/岳河山
刚刚公布的CPI数据终于“保3”成功,虽然这距离经济学家茅于轼所希望的“CPI为0”的理想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让很多关心物价的人松了一口气。
按惯常说法,价格水平处于高位的原因,是“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其中包括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最近几年国内货币超发所积累的物价上涨压力释放,再有就是劳动力、资源成本的上升,等等。
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并不关心“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超发”、“政府有时候经受不住通货膨胀的诱惑”等经典经济学理论,只是想弄明白:我们的钱为什么变毛了?谁又能对通货膨胀担责?而这些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对价格改革的迫切需求。
“价改”冲锋号
过去的2011年,诸多机构和个人对该年度CPI的预测数据,大约在3.7%~5.5%之间,最高点与实际数值相差不大;对2012年的CPI预测,大概在3.6%~4.6%之间,这些预测与今年“4%左右”这个调控目标基本一致。
稳定的目的绝非苟且偷安,而是为改革创造条件,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改革的推进。
作为今年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要求是: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对于2005年时对价格改革的表述只有“深化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这么一句话,今年报告中关于价格改革的态度更加坚决也更加具体——这意味着,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价格改革这类关乎民生的行为,将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
加固资源后盾
但价格改革绝非“降价”这么简单。而是必须从最根源的资源层面入手,重新梳理中国现行的价格体系。
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低效率的“三高一低”模式是中国3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准确总结。低廉的价格成本,导致能源资源的过度浪费,没有体现其稀缺特征,且价格未能准确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出现局部能源短缺,也即,要素价格与市场供求已被割裂。
坚持市场调节能充分发挥价格功能的观点认为,资源能源价格的扭曲,应该归咎于行政力量的强制深入与广泛涉猎,形成几乎坚不可摧的行业垄断以及难以打破的体制壁垒。这也背离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一般规律。
价格改革肯定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决策者为回归经济发展的正常路径买单。目前的办法,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合理补贴政策,逐步疏导民众情绪,来缓解切身利益受损的民生阵痛。理论上不难,但未必能成为实际行动,这些都需要改革主导者拿出更大决心和勇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