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旗下的讨伐” 是被压抑的呐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4:10 来源: 深圳商报

  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该校领导称,学校认为这名同学的演讲“言论不当,用词过激”,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不会对其进行处分。

  学习的机器,终于愤怒。在这次表面上看来是“意外”实际上却是“必然”的事件之中,我们读到了一种来自于学生群体的埋藏于内心深处的呐喊声音。虽然这位同学的演讲被学校副校长定性为“言论不当,用词过激”,但是,从网上的舆情来看,网友们几乎非常一致地将“言论不当,用词过激”的用词又抛给了这位“定罪”的副校长乃至整个中国教育。

  巨大的课业负担,几乎让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喘不过气来。现在,学生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与理想。在几天之前,我们看到,在湖南湘潭,有中学生进行了“烧书起义”;继而,其他地方的中学生也有了“烧书”之举。现在,我们又看到,学生们正在用属于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用本应属于自己的演讲平台,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表达。在演讲之中,老师、家长、校长和整个教育体制,成为学生们抨击的对象。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来自学生群体这么“给力”的声音了。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有尊严有梦想的个体。面对全国超过2亿如此有朝气、如花一样灿烂的青少年,教师、家长、学校、教育主管机构,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老师们、校长们是否把学生的成绩看成了竞争攀比的工具?班主任是否将班里的成绩看成了拿奖金的“战绩”?善于表示“关心”的父母,有没有把学生的成绩当成重要的谈资,在家长里短之中当成炫耀的资本?

  其实,每一位学生心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不原谅”。这位作演讲的学生江成博说,他最近看了一本90后大学生钟道然写的《我不原谅》,并且产生了共鸣。面对他们正在原谅的那些“不原谅”,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都应该认真反思:其一,我们有没有将他们看成为有尊严的个体,有尊严的人?其二,我们有没有尊重他们的选择,倾听他们的声音,有没有读懂他们自己那些不高尚的梦想?

  当然了,一个演讲并不能涵盖我国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但只要也只有我们俯下身子倾听,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可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不妨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俯下身弯下腰,听一听孩子们的梦想、价值观、独立意识以及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会给人以希望;我国的孩子才会给人以希望;整个社会和民族才会给人以希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