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警惕银行业类保险化倾向(观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警惕银行业类保险化倾向(观点)

  “在内部管理上形成的过度依赖‘能人’文化,极易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风险和商誉风险。”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最近与记者交流时说,现在银行业都陷入“存款为王”的考核怪圈里不能自拔,有些银行为了留住资金,无视存取自由的原则,与客户死磨硬泡,遇有大额转取资金,想方设法,死拉硬拽不放,客户正常付款需求得不到保证。有的甚至在网银系统上打“小补丁”,耍小聪明,搞小动作,限制客户划款额度和频率。有的理财产品到期,反复让客户转下期,总之就是不想让你的钱走。所以经常有客户被折磨得受不了,来投诉并问:“我不懂了,这究竟是谁的钱,银行现在怎么了,死磨硬缠的做法越来越像早些年卖保险的。”

  银行业为揽存款的种种不合规招数,不仅引发与客户的矛盾,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的同时,还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埋下隐患。去年以来,多家银行发生员工甚至基层网点负责人“跑路”事件。监管部门对某银行业的一次员工账户突击排查中发现,有些员工个人账户及关联账户,甚至出现动辄上亿的资金往来,而这一切都是以拉存款的名义进行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到“人跑了”,才恍然大悟。银行业的这种内部人犯罪并非一时的头脑发热,“阴差阳错”,而是长期瓜田李下,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必然结果,他们与社会上各类担保机构、典当行、小贷机构及资金掮客相互串连勾结,灰色金融润物无声地向正规金融渗透。有资金资源的人,成为各方追捧炙手可热的红人。而银行为刺激存款增长的机制也层出不穷。只要把存款拉进来,什么事都能干,往往埋下风险隐患。一些案件发生后,发现出事的都是“业务能人”。这些人只要一出事,留下烂摊子和窟窿往往十分惊人,相关银行必然面临极大的资金风险和声誉风险。

  银行业是一种信用机构,出现这种类似早年保险业的异常情况,并且业务的稳定性差,客户口碑及社会反响差,误导投资者的投诉也在增加。现在的银行是什么理财产品都敢卖,有的长期理财产品两年亏损过半,客户不服,居然能用黑社会去威胁“不要闹”。急功近利的短期理财产品最短的只有一天,被戏称为“一夜情”,一天的资金能理什么财,无非是换个法子用高利率吸引资金,完成时点数的冲刺,把兑现的奖金拿回来。有的在柜面上把保险当作理财产品忽悠客户。有的为了追求所谓中间业务收入,除了利率雷打不动地要上浮,还以各种名目的理财顾问费,咨询费,对没有议价能力的客户,无休止地提要求。一家企业投诉说,它在一家银行贷了400万元贷款,利率上浮30%不算,居然还要求搭售50万元的保险,客户面对这种不成文的霸王条款敢怒不敢言,又不敢拒绝,老总哭丧着脸问“我这么个小企业,要买这么多保险干什么?当饭吃啊!”

  去年以来,伴随着流动性紧张,实体经济的困难状况越来越凸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难以突破,而银行业维持着畸高的利润。在过度考核和过度激励机制下,各家银行“想着法子”进行数字调控,为完成考核任务和报表需要,拼命利用信用放大机制,导致虚胖和浮肿。“结果就像一架出故障的飞机,突然拉起来,而随时又会俯冲下去,‘数字注水打摆子’,呈现典型的高血压和心脏病症状,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不是稳健的银行业所应有的经营风格。”

  现在的官方利率只是管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以保证有足够的利差空间。银行“管住上限”的存款成本一般在3%左右,而只管下限的贷款价格,在资金紧张时普遍性地存在利率上浮情况,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普遍在15%以上,存贷利差已远不止3个点以上,而是逼近十个点。高利差意味着“加大资金组织力度”的费用率水涨船高。每到季度冲关时,对缺口资金的调剂买卖,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给政策”、“抢着做”,“买”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极易滋生腐败。贷款的行政性管制定价使银行获得巨大的存贷利差,并给相关利益方以寻租的空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和风险及信用管理的特殊行业。如果过于看重存款,考核过度、激励过度、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能拉到存款的人就是“大爷”,就是能人,在内部管理上形成的过度依赖“能人”文化,极易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风险和商誉风险。去年以来出现的一起起银行员工“跑路”案件说明,中国的银行业如果倒退回早些年不成熟的保险市场,将使这个行业付出巨大的代价,频生的乱象已经在给我们敲警钟,不可不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