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港交所谋划贷款30亿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2:3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秦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4月12日,外媒报道,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0388.HK,下称“港交所”)正与多家银行洽谈,寻求最多30亿美元贷款。贷款可能用于支持竞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市场对LME的估值在7.83亿美元至24亿美元之间,港交所寻求的贷款额远高于这一水平。“30亿美元应该不全是与竞购相关,其中可能有部分为一般信贷安排。”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分析认为。

   港交所发言人对此拒绝评论。

   早前港交所计划增发募集资金126亿元。也被市场推测为并购LME做准备。

   “(第二轮)竞投截止日期是5月7日。” LME发言人在邮件中回复本报记者,但他表示,对个别竞购方或者估值情况无可置评。

   LME董事会在今年2月完成对竞投方案的初轮审核。去年9月,LME曾表示,已收到10家潜在机构的初步并购意向。据悉,除港交所外,将参与第二轮竞投的还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和美国洲际交易所。

   “港交所可能会与日常业务较多、关系较好的银行联系。”一位企业银行银团贷款部人士告诉记者,但香港竞争比较激烈,还要看各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否够低。

   计划增发筹资126亿

   早在前两年,全球交易所之间的合作和并购就已蔚然成风。然而,面对全球交易所合并大潮,港交所则一直坚持“独立发展”。

   去年,在被问及是否有并购考虑时,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曾强调,港交所无意环球同业的并购计划,也不担心港交所地位会因全球并购潮而受到影响。

   过去一段时间内,与中国内地相关的业务成为港交所发展的重点之一,包括推出人民币双币双股、筹备跨境交易所买卖基金等。去年,港交所还宣布,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合资公司。

   然而到了今年,港交所一改之前坚决否认的态度。在3月的记者会上,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态度已有所转变。他表示,对于并购只会考虑符合集团策略并带来效益的合作机会,不会为了并购而并购。

   在随后发出的股东周年大会通告上,港交所在提案中又提议一般性授权增发新股比例为发行股本的10%,无论是否收取现金,增发价最多折让幅度则从5%增至10%。

   这项提议引发市场猜测,港交所在为收购LME准备资金。以港交所现市值约1400亿港元计,以10%折让增发10%新股,最高集资额达126亿港元,刚好落在市场对LME的估值区间内。

   港交所将于4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新任董事局则在次日举行首次会议,意味着港交所只有不足两周考虑并购LME的出价、收购形式等重要事宜。

   无并购约束

   “在香港,除了广播和通信行业,其他行业不存在竞争法约束。”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教授Sandra MARCO COLINO对本报记者表示。而即便通过竞争法,香港政府也早已表态,并购规制不会被列入法例草案中,因此在香港港交所的并购行为不会受到任何法律约束。

   此前,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的合并,因遭到欧盟反垄断部门的驳回无疾而终。

   Sandra表示,合并事项只有在同时满足两项条件的情况下,才需要欧盟反垄断部门的批准。这两项要求分别为,所涉及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收入之和超过50亿欧元以及其中至少有两个企业各自在欧盟范围内的营业收入超过2.5亿欧元。

   LME拥有135年历史,目前全球约80%金属期货交易由其经手。去年,LME总成交量同比增长21.9%,录得创纪录的1.47亿张合约,价值达15.4万亿美元。LME的收入来源于几个方面,包括会员费、提供数据的服务费用等。其2010年财报显示,LME的收入约5070万英镑。港交所财报显示,其去年的收入为78.55亿港元。

   “按照这两项标准,港交所如果并购LME应该不需要获得批准。”一位法律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