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贾而好学 20万新徽商西进掘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06:55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
□文图/本报记者张新雄
历史上的徽商即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商人,其中的典型代表当数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汉正街,就有安徽街、新安街、淮盐巷等数条与徽商有关的街巷。
历史上的徽商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如今的安徽籍新徽商人在何方,日子又过得如何?
新徽商非典型代表:
肩挑背扛出的砧板大王
4月5日上午10时许,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日用品城3楼F3室——武汉大时代酒店用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区和办公区。在外间,4000多平方米的营业厅里摆满了上万件酒店用品,近十名员工忙碌不停;里间,朱仕香在上百平方米的办公室与人侃侃而谈。他的背后、放在书架上的一块金字招牌“湖北省安徽商会副会长单位”熠熠生辉。
租数千平方米的办公区,用宽大的办公室,这放在20年前,朱仕香没法想象。
朱仕香是安徽巢湖人,1984年靠借来的500元来汉闯荡——卖砧板。
在朱仕香的老家和县腰埠乡,七成以上的成年男子都在外卖砧板。在武汉,最多的时候同时有300多人走街串巷卖砧板。据说,当时武汉市每买10个砧板,其中至少有9个是朱仕香和他的老乡卖的。
按朱仕香的说法,老家并不产砧板,之所以全乡人都卖砧板,与当地的一位老人的传帮带有关:当地有一位老人,解放前就在南京卖砧板,日子过得不错;在其引领下,当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卖砧板的行列。
当时的砧板普遍厚重,一个约有3公斤重。朱仕香和同乡一样,肩挑背扛,每天清早挑着20多个砧板出门,走街串巷,四处吆喝。除了普通市民之外,亚洲大酒店、长江大酒店都从他手上买过砧板。
肩挑背扛虽然辛苦,但卖一个砧板可赚一元钱左右,朱仕香一天可卖一二十个,一个月可挣数百元。“当时,学校老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普遍不过百元。一个月能挣几百元,算不错的。”
1992年,朱仕香开始在汉正街租店经营。他经手的砧板发往新疆、河南等全国各地,成为汉正街有名的“砧板大王”。
再后来,朱仕香扩大经营范围,主攻酒店用品,逐步成长为汉正街乃至武汉地区的酒店用品批发巨头。
两名新徽商领军人物:
白手起家 如今身家过亿
湖北地区中部,交通区位优越,腹地市场广阔,安徽又紧邻湖北,来汉投资兴业的现代安徽人数以万计。“其中绝大多数均与朱仕香一样,白手起家,靠辛苦打拼起家。”湖北省安徽商会秘书长范德明昨说。
20年前,安徽人李金苗揣着仅有的十块钱,孤身一人来到湖北武汉,最开始,他在学校附近卖学生用品,起初只能勉强糊口。
十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李金苗终于等来一个机会——1997年,武汉大学门口有一间30平方米的门面转租,他接过来专卖手机。
那个年代,用手机的人不多,但随着手机不断普及,李金苗的生意日渐红火。
李金苗乘势出击,逐步进军商业地产。如今,他已在武汉开了三家大卖场,分别为广埠屯资讯广场、徐东新干线生活广场、万象生活广场。其中,广埠屯通讯市场规模、商家数量及年均销量均居湖北同类市场之首,也是行业内享有盛名的“全国十强卖场”之一。
二十年的打拼,二十年的积累,李金苗如今的身价已过亿,且兼任湖北省安徽商会执行会长一职,成为荆楚徽商的一名领军型人物。其创办的湖北新徽商投资集团涵盖城市综合体、商业步行街、商业中心、专业市场投资开发等多个领域。
作为荆楚徽商中最富盛名的领军人物,李家俊同样是白手起家打天下。
李家俊师范毕业,先当乡村教师,后弃教从商。下海之初的李家俊摆过自行车摊,修过摩托车,还卖过摩托车配件。
后来,李家俊开办了安徽省第一家摩托车配件大市场,由此发家。2004年,李家俊进军湖北襄阳,成立了湖北百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5亿元,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华中光彩大市场。
如今的李家俊已成为湖北省安徽商会的会长,旗下的湖北百盟集团在湖北的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
贾而好学是徽商:
在鄂徽企超过2000家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显著特点。
古代的徽商很爱读书,爱读书给徽商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文化素质成为他们与官僚士大夫交往的“黏合剂”,同时也给徽商的商业经营带来了许多便利;二是由于读书,使得徽商善于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智慧,促进自身商业的发展;三是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即他们能够以“儒道经商”。
“贾而好儒”的优良品性,无疑在现代新徽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以新徽商在湖北的领军人物李家俊为例,即使在最苦的时候,他也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时至今日,他一直保持着“儒而好学”,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员工对他的评价,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李总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初中毕业的李金苗同样爱读书学习。走进他的办公室,“厚德兴企、勤勉立业”“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等书画作品挂满了办公室的四壁。“勤勉好学,是徽商的一大特点。”李金苗说。
湖北省安徽商会秘书处提供的数据,目前在鄂徽商企业有2000多家,徽商20多万人。徽商在鄂注册资金约150亿元,投资总额约1500亿元。
历史上的徽商以贩卖茶、油和文房四宝著名,现代新徽商与时俱进,广泛涉足新能源、新材料、房地产、商贸物流、制造业、医药、食品、旅游等诸多领域,领衔创办了湖北百盟、武汉凯迪、苏宁电器、雨润集团、武汉万吨、皇冠食品等一批知名徽商企业。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现代新徽商虽然在鄂风头较劲,但与老徽商创造的辉煌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与近年来兴起的浙商、闽商、粤商比,总体活跃度似乎也有一定差距。
在鄂新徽商显然已经认识到这种差距。颇耐人寻味的是,湖北省安徽商会把2011年度工作报告的主题定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斗、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