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的机会与魔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2:30 来源: 中国经营报张志勇
2011年,中国汽车国内市场虽然增长不到3%,但出口市场将近50%的增长还是让本土汽车企业稍稍舒缓了一点紧张的情绪。不过,由于出口总量仍然在整个汽车产销规模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今天的这种出口热象到底能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多少机会,还需要谨慎考量。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经对海外出口市场表达出两个方面的观点:一个是民营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国有汽车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劣势,选择海外市场更有意义;一个是中国消费者“歧视”自主品牌,选择海外市场对于品牌提升有更大的价值。
显然,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产品品质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中国的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关注却没有呈现同比例的提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具有顽固性,他们经常“静态”看待问题,市场镜子中出现本土汽车企业的镜像总是十年前一成不变的样子。
不过,尹明善没有说出来的一点是:外资品牌产品的强势存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假如中国汽车市场没有这些国产的和进口的外资产品,中国的消费者除了购买本土产品以外,还会有其他的选择吗?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本土汽车企业选择扩大出口有些“半推半就”,只是这种推是“被推”罢了。
虽然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出口有些国内市场竞争不力的原因,但是保有国内外两个市场几乎是所有汽车企业都坚持的重要策略。只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出口市场仍然面临着与国内市场同样的尴尬与困境。
中国汽车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更多地被限制在三四线市场区域,一二线市场几乎就是外资品牌的天下。同样,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汽车产品也只是能够在一些不发达或者新兴市场有需求存在,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本土品牌仍然不得其门而入。
一方面是中国汽车产品海外市场的扩大,一方面是中国汽车品牌仍然游离于主流市场之外。这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仍然是必须面对,也必须打破的魔咒。
如果中国品牌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那么一旦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规模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外资品牌就会蜂拥而入,到那时,中国汽车品牌又何以自处?
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步入低速增长的通道,这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不是一个福音,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扩张速度受到抑制,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外资品牌的吸引力将逐渐降低。面对中国低速增长的态势,外资品牌在中国扩大的产能释放必须通过出口才能完成。这也是华晨宝马的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晨宝马出口的目的地是中东、非洲、南美、俄罗斯,恰好说明了中国本土品牌在海外市场优势地区将遭遇来自不断加码的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国汽车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海外出口对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重要意义,犹如中国国内三四线市场对于本土品牌的意义。当外资品牌一直在一二线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三四线城市就是本土品牌占尽优势的时机,但是当外资品牌在下探到三四线市场时,中国本土品牌又如何应对呢?
“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突破外资包围的重要策略之一。这条道路的作用是利用三四线市场的需求来保证中国本土汽车品牌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并保证本土品牌提升研发、管理以及品质、品牌的整体水平。但是,中国本土品牌在以往的汽车市场突飞猛进的增长中,过于重视市场单边开拓,却忽视了内功的修炼。
今天的海外市场如果放到全球市场这个角度就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版。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有优势的地区比如巴西、俄罗斯、伊朗等,就像中国的三四线市场。而欧洲、北美等就像中国的一二线市场。因此,在整个海外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仍然对中国汽车品牌有效。
国内市场的教训已经让中国本土品牌纷纷意识到过往策略的失误,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开始深刻反思,并切实实施转型。因此,假如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能够真正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这一关,国内市场暂时的失败就是未来海内外两个市场成功的开始,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也因而能够从今天的中低端困局实现高端的突破。
作者为汽车业著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