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被指富县穷民 巨额财政资金未惠于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2:38 来源: 中国经营报经济繁荣民生凋敝 巨额财政难惠于民
刘弘毅
河南省宜阳县心生妒意。
在时隔11年后,国务院公布了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下称“国贫县”)的名单。而这份名单中,河南省宜阳和栾川两个相邻的县都位列其中。但不同的是,无论是GDP、财政收入还是人均GDP都比宜阳高的栾川县还戴着另外一顶帽子——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贫县”。
而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则可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正是让邻县宜阳“妒忌”的原由。河南省扶贫办为此还专门打电话给宜阳县,进行了好一通安抚。
位居全国中部百强县42位、2011年度财政收入以15亿元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的栾川县何以能够获得两顶“国贫县”的帽子?
为何是栾川?
栾川一方面担心自己财政收入太高,但另一方面栾川的农村人口收入极低。
栾川县属洛阳市,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全县山多地少,其总人口31.68万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栾川官方对于贫困县的话题保持着难以理解的低调,但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栾川为了进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多年前就顶着“国贫县”帽子的栾川县,如今又顶了一个“贫困帽子”,这顶新帽子就是申报进入集中连片区,据悉,该县在申请这项“贫困帽子”时也很矛盾。
河南省政府扶贫办主任张成智告诉记者,栾川一方面担心自己财政收入太高,但另一方面栾川的农村人口收入极低。张成智说,当时栾川县委书记、县长在电话里向他表达了这种担心。不过最终经过努力,栾川还是被纳入到了集中连片特殊地区中来。
这主要是和栾川县正好处于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秦巴山区有关。栾川被纳入主要是遵循了国家“集中”和“连片”的原则,以这个标准衡量,宜阳县则不具备。
不过,张成智也坦言,这样的政策设定其实也很不公平。例如,与栾川相邻的宜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栾川还低,2010年其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600元,比栾川4700元还低100元。“相对于驻马店、周口、商丘等平原地市,更能显现这种不公,因为这些地方的县区收入还不如栾川,但却不属于国家此次确立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经济繁荣民生凋敝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污染,加重了当地贫困程度。
头顶两顶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栾川县,是亚洲最大的钼矿产地,这种稀有金属的丰富储量让栾川从贫穷的县城迅速成长为财政收入大县的同时,也将贫富差距拉向两个极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洛钼集团为栾川贡献了大约80%以上的财政收入。2011年,该公司2011年全年完成钼精矿36923.6吨,钨精矿11669.8吨,黄金1.4吨,白银104.9吨;实现销售收入139.05亿元,利润总额15.1亿元,上缴税金13.5亿元。
对于洛钼集团对栾川县的重要性,在栾川县有一个虽夸张但很形象的说法,所有的小卖部和商店都会选择在洛钼集团发工资之前进货。
以2011年为例,栾川县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不过这是建立在钼矿价格高企之上。
至今,在栾川街头随意可以听到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是栾川人也承认,真正富裕的还是少数人。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污染,加重了当地贫困程度。张成智认为,按照现在的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条件来讲,栾川60%的乡村人口都需要搬离。
以栾川县赤土店镇郭店村为例,下辖的16个村民组,已经四五个村民组搬迁。之所以搬迁,在于洛钼集团三公司在附近建的一个尾矿坝,被视为危害附近村民安居的“不定时炸弹”。
2010年7月24日,栾川县一处名为干江沟的尾矿坝溃坝,导致数十人死亡。据栾川人描述,大量洪水夹杂着尾矿砂和巨石从200米处的高空呼啸飞出,巨大的落差产生的能量让数百亩良田和上百户民居毁于一旦。这起事故为当地政府敲响了警钟,也让生活在尾矿坝附近的村民产生不安全感。据了解,在栾川境内,共有尾矿坝197座。
巨额财政支配之谜
不仅巨额财政收入并未大规模地用于扶贫,而且其少部分扶贫资金也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单纯从财政收入来讲,栾川不应该算是贫困县,一个财政收入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的县份,每年还能享受到数亿元各种扶贫款和转移支付,其贫困发生率却依然很高。根据河南省扶贫办做的一次贫困人口重新识别,栾川30多万人中,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还有47180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6%以上,超过了河南全省14%的平均水平。
“国贫县”的帽子给栾川县带来的好处不可低估。该县财政局发表的2007年的预算执行报告,转移支付等外来补助不可小视。2007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726万元。税收返还2532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78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等补助16091万元,当年县本级财力85942万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上级专项追加11872万元和上年结转项目1454万元,年终县本级支出预算调整为99268万元;仅转移支付与专项追加两项就高达27963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50%以上的规模。
2007年,栾川县财政收入完成101168万元,加上“国贫县”带来的收入,其全年财力达到了126273万元。
但这么高的财政收入,却并没有太多用于扶贫。
从其公开公布的专项支出可以看出,2007年,该县财政预算支出和扶贫直接相关的花销主要如下:投入财政扶贫(含以工代赈)资金1478万元。投入乡镇敬老院建设专项资金127万元。投入资金1940.4万元,对全县2009户贫困群众危房改造项目进行补贴。全年共拨付农村低保资金381万元。拨付城镇低保资金291万元。投入五保供养资金21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1279万元。安排城乡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115万元。
这些项目的总花费金额为5830.4万元,占其全年财政支出的5%不到。
不仅巨额财政收入并未大规模地用于扶贫,而且其少部分扶贫资金也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整村推进和整体搬迁是栾川县扶贫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然而这种花钱多的扶贫方式的效果并不一定乐观。
以杨树洼村为例,搬迁过后,其土地生产的粮食仅够自家用,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种植一些核桃树或药材要生活。据村民称,一颗核桃树每年的收益能达到2000元,但是这些收益并不在强征方考量之列。
综合计算,杨树洼的村民每人约拿到了5万元的补偿款,生产资料却永远失去了。按当地政府的安排住进了郭店镇政府对面的一个新农村社区,但是那里只有一个地基,村民必须在那个地基上建造统一式样的房屋——两层半的别墅样式的房子,统一刷颜色。
村民称,这样很不合理,光建房的成本达到25万元,这并不是谁家都能支付得起的。许多村民借钱建好房子住进去,但是身后却是一身债务。虽然比山上的房子住着舒服,但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让许多村民不适应,许多村民大都闲置在家,因为远在山上的生产资料无法再产生价值。
记者到栾川县采访期间,多次联系栾川县政府有关方面,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的采访三缄其口,栾川县扶贫办纪检组长王静宜告诉记者,关于扶贫的事情,我们都不知情,还是需要王景韬主任(该县扶贫办主任)回答,记者短信联系王景韬,他称在洛阳开会,此后对于记者的电话和短信均不予以回应。
2010年中央财政综合扶贫投入分配情况
619亿元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
566亿元用于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改善民生的投入
222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118亿元用于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
2001~2010年国家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专项配套资金。2001年~2010年,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043.8亿元。1457.2亿元用于国家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占71.3%,县均投入1.36亿元人民币。2010年,国家专项扶贫资金为349.3亿元,是2001年的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