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于彦彬:"建用评"是信用体系三大环节 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18: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1日讯 2012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今日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主旨为社会诚信建设的中国模式。在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综合研讨”为主题的第一分论坛的讨论中,河北廊坊市人民政府信用办公室主任于彦彬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且不能瞻前顾后。他还建议,应在某些市场领域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升企业的守信意识。>>>2012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专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每年参加全国信用会议,特别激动。感谢皮主任提到两个字进步,我在3月30日从网上搜到经济参考报报道的,写我国首部国家信用体系规划将出台,这是咱们国家信用体系破冰之举。一直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咱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错的。

  胡晟盛主席说自己是信用干事,我们作为基层信用工作者,其实有比较深的体会,所以我也是不代表我们政府信用办公室,不代表个人,谨代表全中国热爱信用体系工作者,谈一点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上,争论可以,但是绝对不能等待,更不能瞻前顾后,因为在什么?人民日报说改革和探索肯定有风险,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谈改革。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既合理又合法,市场混乱局面将会持续发展,最后遭殃是咱们老百姓,咱们国家。信用目的我觉得6个字,第一个强国,第二个顾业,第三个利生(音译)。从国家角度,从企业和每个人的角度,另外从因为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也非常关键。

  所以,今天我就是说第二句话意思,针对廊坊市实际,我个人认为盘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这个规划,这个链条上只需处理好三个环节,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这个盘子推的非常转。第一个是“建”的问题,第二个是“用”问题,第三个是“评”的问题。第一个必须建好,建的目的就是要用,建而不用就死了。用在什么前提上用?政府必须牵头要建,吴晶妹在08年高峰信用论坛上说非常好,互联网评价说政府对社会体系建设,到底是什么态度?吴教授说了回答非常明确,政府必须管。现在政府部门很多不敢具体做,也不知道怎么去做?一般就是推动一下,召开一个务虚会表明一下态度,关心这个事。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指导思想是好的,但是怎么去推动?

  我跟童委员在廊坊的时候请教很多问题,他在04、05年的时候,提到很多社会隐忧和隐患的问题。如果说咱们这个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和规划,再不出,倒霉是咱们老百姓,是咱们国家。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政府在建的问题上必须建体制和机制。

  另外一个建好平台,建好亮台,要建好讲台。

  第二个要以点带面,引导好“用”的问题。咱们现在信用市场培育,是一个很缓慢过程,如果你政府在能够说了算,你引导这个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你部门使肯定没法使。今天在会上领导和专家,咱们中国是血缘和亲缘社会,你要在一个小城市里面都是亲戚,有时候把情感和血缘关系放在前面。

  在政府“用”的问题上必须事先推导。所有全社会,所有纳税人钱给政府,你必须用好,用在刀刃上。不能委托几个部门,财政钱你花去吧。就是一种腐败,所以说在这一点信用产品培育,必须要政府牵头使用,这个是用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评”的问题,现在从廊坊市角度怎么办?政府采用购买机制等方法,委托第三方机构,我政府用四两破千金的方法。比如我们地税局和房管局联网信用信息将近13个月,我们征收了3万亿税收,还是管理和信用方面的效应。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你拖欠农民工工资,把社会矛盾推向政府门上,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在某些重点领域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因为这个是高压线,不能碰,一碰就死了,他肯定不敢碰了,企业主动提升守信意识,主动建百年企业。对于本地企业,各地政府必须要积极扶持,有条件的要积极扶持,扶上要送一程。咱们国家很多评级公司成立了,还有新闻点特别高,但是成立以后就死了,所以就没有人成立了。所以评价的问题,实施的主体必须用好。

  我们这儿成立了信用办公室,这几个人就是信用办公室人,天天不研究信用,你研究经济干吗?这个是你主业,这个是你饭碗子。信用你干不干一样,你干好干坏一样,不是说干信用不好给你撤了,没有,所以我觉得童委员多年呼吁信用顶层设计问题,在规划里面必须体现出来。

  如果靠市场自发去做,我觉得还有一个漫长过程,漫长的结果是咱们国家、咱们这个基业、咱们每个人,后面是后患无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