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院县合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11:45 来源: 经济视点报

  河南农业科技新答卷

  □经济视点报记者 祝良华

   这里有:第一家注册原粮商标,第一船出口食用小麦,第一家制定地方生产标准,第一家实现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

   在延津这个弥漫着黄河气息的小麦主产区,近年来俨然成为食品企业登陆的最佳“诺曼底”。

  除了茅台、酒鬼酒投来橄榄枝以外,在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南区,汇聚了与小麦产业相关的48家企业。以生产高档挂面为主的克明面业,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云鹤公司、笑脸公司,生产高档月饼为主的苏州冠生园公司等相继入驻园区。

  延津县县长祁文华道出了其中缘由:多年来把科技作为打造“中国第一麦”的重要支撑,提升小麦种植和产品科研能力。

  4月10日,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河南省农科院主办的“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启动仪式上,共有商水、罗山、永城、西平和延津5个县(市)与河南省农科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此举意味着,河南5个县(市)将共同打造新型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平台,使之成为河南乃至黄淮海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

  

  院县合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科技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强调,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优质与高产,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直是一对矛盾横亘在农业发展面前。如何既要质量又要产量,只有问道科技。

  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认为,必须通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步伐,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为此,河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521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即在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业产区,创建5个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基地县和20个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县,在全省各地建立不同类型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100个。

  永城、商水、西平、罗山和延津作为示范基地县,将把河南省农科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集成、展示和应用,发挥科技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助推农业产业化

  在延津县僧固乡的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这里的小麦亩产目标要达到600公斤。

  一位麦农告诉记者,他们从不担心销路。每公斤价格要高出普通小麦几毛钱,平时又有专家指导,他们都非常乐于种植。

  延津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占先说,在延津,小麦产业化程度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从产到销到加工的产业链。近年来正不断完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和“订单+期货”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今后,延津县将引导本地的新良公司、金粒公司、嘉合公司和克明面业等从事优质麦种植、购销、加工和营销的龙头企业,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在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胡向阳看来,院县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既要与河南省今年启动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结合起来,还要与主食产业化等联系起来,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