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人缘何恶搞自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10:32 来源: 中国经营网

  笔者认为我们也该适当的把这种恶搞煞煞风,毕竟过度的嘲讽和贬低是不利于我们的文化创作的。

  近日,有传闻称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法国遭遇禁播,伊朗科学家称儿童收看该片会影响大脑智力发育。对此,《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作方称该传闻系谣传,该片尚未出品到法国,更谈不上遭遇禁播。(中国广播网)

  其实我们自己制造谣言来恶搞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几天我们更是有网友开出了国际玩笑,声称广电局删除《泰坦尼克》3D版本的裸露戏份是因为担心观众会伸手触摸,从而引发与前座观众的纠纷。最为好笑的是,该传言有模有样,最后还被导演卡梅隆相信了,以至于在某节目中提到了这种说法并表示相信。

  笔者仔细回想了一下,国人这种恶搞的风潮大约是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的,从此这种对影视的恶搞之风逐渐扩张,并最终变成了今天新闻式的戏谑。从整体来看,我们不难看出一点,那就是在文化产品上,国人对自己出产的东西格外不喜欢。特别是一些国外占据先进的领域,例如动漫、大片、恐怖片、3D电影等,仿佛一定要炮轰一番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雅与格调。即便是出了部诸如《让子弹飞》这样的好片,那些文艺群体也一定要对赞美者行尽嘲笑:没看过希区柯克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某些电影和动画确实质量一般,甚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真是很低下的。另一方面也与我们观众喜好差距大、地域文化跨度大、学历和受教育水平相差大有关,东北农村80岁老妪和上海租借区里30岁的女博士品味肯定是不同的,众口难调。

  但是在一味的恶搞之下,难免会过激。以新闻的口吻来造谣,就显然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界限。另外笔者认为我们也该适当的把这种恶搞煞煞风,毕竟过度的嘲讽和贬低是不利于我们的文化创作的。

  我们应当看到,我们很多领域起步晚、水平低,即便有些很不错的人才,也严重受制于整体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理应对这些领域给予适当的宽容,鼓励创作,给他们一个生存的空间,而不是直接就扣上“雷、傻、弱”的帽子枪毙掉。这既不利于整体文化产业的成长,更是会打击创作,逼走人才。

  就以动漫为例,我国的高端动漫人才是很多的,但是很遗憾的这部分的顶尖人才并不是在为国内动画服务。我们看到他们的名字一般是出现在日本一些动画的片尾之中,或是以公司的名义承接了其动画制作的某个环节。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曾有篇名为“一名国内动漫者的自白”的漫画,直接指出了当前国内动漫从业人员的现状:投资人横加指挥、行业不受关注、同行互相欺压,关键是顶着压力好不容易做了个东西出来,还被观众骂,有时真想一死了之。

  笔者认为我们也该适当的把这种恶搞煞煞风,毕竟过度的嘲讽和贬低是不利于我们的文化创作的。

  所以,笔者对这种为了恶搞而恶搞和一味针对自己国人作品的嘲讽是很反感的,因为这样会极大的打击到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些东西我们不喜欢大可以不去关注,因为其定位很有可能不是我们这个群体,对方也没有强迫我们喜欢,我们又何必去指责呢?

  就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样,自家孩子觉得好看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大人也非得爱看,这种恶搞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偏激色彩。再如被很多文艺群体誉为“彩铃歌手”的凤凰传奇组合,其歌曲被骂的一无是处,但是我们应当明白,他们歌曲在我们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强大生命力已经足以证明他们是成功的。至于那些批评者,人家又不是为你唱的,你凑什么热闹呢?

  国人对自己的这种恶搞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源自于与国际对比之下对自己的不满,这也是我们对社会发展不满在文化思想上的一种投射。笔者认为我们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咒骂和讥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打击到解决问题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批评,却又不热心参与改革设计者的改革内容,只是骂决策者却又提不出任何建议。这种“愤青”态度和“骂客”精神不但不利于我们的发展,按照公共政策学的观点,反而由于其一开始就带有失败的预期,他们的参与也会直接使得发展走向失败。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