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科大转正进行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1: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卢丽涛

  4月25日,位于深圳西丽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暂时校址的校门外,聚集了大批记者,却被门卫拦在门外。

  教育部网站24日发布消息,南科大已正式获准建立,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此消息占据了深圳各大媒体的头版位置。

  与往日相比,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的回应少了点“呐喊”多了点余地。

  “招生是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我们的期望是坚持改革的道路,自主招生的方式,但我们的方案要经过省教育厅、教育部批准,在这之前,不便于说任何具体情节。当然,我们希望改革能够继续。”昨日,朱清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2007年3月,深圳市政府决定筹建南科大到2012年4月转正,历经五年,南科大一直在用“边开车、边铺轨”的方式推进,转正意味着南科大筹建期的结束。

  既然是喜事,面对媒体为何如此低调?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一直以来南科大广受关注,面对媒体的高调姿态,让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很被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政策的批复。”

  南科大负责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干脆关掉了手机,一位媒体记者说,这是一座转正之后依然神秘的现代大学。

  曾经在南科大致仁书院担任实习辅导员的向芯有自己的解读:“45名学生年龄跨度很大,还处于青春期窗口,从认知和情绪上都不稳定,不太适合过多的媒体曝光。开放确实有时候会影响很多工作,各种不同的记者会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校方有责任去保护他们。”

  前生今世

  2010年12月底,教育部批准南科大筹建,并确定其为公办大学,筹建期为3年。

  4月26日,教育部在其网站上挂出《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南科大可谓提前转正,外界伴有众多猜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清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被媒体问起转正事宜时,他表示:“南科大转正的事我不谈。教育部要做的话,是要按部就班,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来做。”

  当时他的观点是,纳入教育部范畴,就要参加高考了,“但高考占多大的分量,要我们学校说了算。”

  “我们还是要以自主招生为主,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通过本科线。”这一表态相比朱清时刚出任南科大校长时的构想——“自主招生、自主授位”已少了锋芒。

  南科其实很纠结。

  “这是一所公立学校,是政府花钱办起来的。政府的基本态度是,南科大一定要遵守教育部的法律法规,而高考是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所以不高考就不是学历教育。我们必须要受到政府的管理,理事会要体现政府的意志。”朱清时在两会期间对上述媒体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如果南科大采取完全自主招生模式,或同意高考进行自主招生,那么就表明,南科大的改革希望还在。

  熊丙奇还指出,南科大能否推进“去官化、去行政化”的改革,取决于《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能否通过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

  这部被称为南科大“基本法”的《暂行办法》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南科大设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包括政府代表。理事会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前者由深圳市市长或市长委任的人员担任,理事由市政府聘任。

  深圳市法制办相关人士当时告诉本报记者,南科大也设立行政单位,与其提“去行政化”,不如提“去官僚化”更准确。

  此前不久,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连问了几个为什么:“中国这么大,对于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学生又这么欢迎,全社会和家长都纷纷叫好,想进行一点教育的改革为什么就不让试了?为什么要一下子强行扭转?这是我最想不通的地方。”

  深圳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暂行办法》作为市政府规章发布,要运行一段时间再看情况。南科大虽然转正了,但还有机构、办学模式完善完备的过程,有需要调整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再调整考虑,其有没有必要定为地方性法规,如果确定,即向人大提交政府议案。

  一名政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保证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关键是,行政不去干预正常的科研和教学活动,以及教授的任命等。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关键要看南科大的校方行政管理层,如何用好用足资源。

  宽容改革者

  “边开车、边铺轨”,朱清时如此描述南科大创校模式。

  2010年12月,南科大还没获得教育部筹办批文,就已经发出了自主招收第一批学生的通知,12月底教育部批准筹建后,南科大自主招生第二轮面试进行,随后2011年3月1日,40多名学生正式开课了。

  彼时,南科大校园一期建设正在进行,西丽大学城的临时校区设有四栋楼,分别是行政楼、教学楼和集住宿、生活为一体的致仁书院。正式教师只有两名,来为学生们授课的多为兼职教师,教学设施也相当简朴,第一学期实验室还未正式启用,第二学期才开始上实验课。

  “把学生当小白鼠”等言论开始出现。

  朱清时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机会稍纵即逝,我到北京找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汇报,获得支持。广东省委领导很快也批示支持,随后向深圳市政府打报告,请示“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市政府也同意了。尽管只是少数几十个人,但如果做成,榜样作用很大,如果不赶快招,现在根本没有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由于办学思路上的分歧,于2011年初先后退出团队。

  三人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一个没有管理团队、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的空头大学用什么来奢谈高教改革呢?”

  当时的媒体报道把朱清时和南科大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朱清时则表示,应先引进一流的人才,这些人再制定大学治理的框架,而非制定了框架,再引进人才。我们最不能做的,是先雇一个外国的人,哪怕是个高级公司,先帮你规划好,再招人填进来,按照规划去运行,这个是行不通的。一个学校的规划是要自己的骨干制定的,才容易推行。

  南科大在筹办期间一直都被放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筹建之路可谓不平坦。

  从副校长选拔遭质疑,到首届理事会召开,官员占多数,外界开始猜测这样的理事会架构是否会影响南科大“去行政化”和自主招生、自主授位的改革目标。

  校长朱清时都一直耐心而高调地回应质疑,“政府不是来干预南科大,而是帮南科大争取外在条件。”

  逐渐地,他也流露出一种改革者的悲凉和沧桑。

  独特人生经历

  26日,南科大教改班将进行两门课进行期中考试,45名学生分散在不同的自习室里复习功课。

  校园里,一如既往地安静。

  这个中国人数最少的大学,目前有45名学生。

  年龄最小的11岁的男孩因为无法适应学校的环境,已经不来上课了。30名男生,15名女生组成了这个特殊的教改班。虽然只有一栋教学楼,但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当宽松,四层的教学楼,每个教室可以坐两三个人自习,桌子上堆满了书、零食和生活必需品。深圳图书馆大学城分馆就设在教学楼一楼,期刊阅览室里各种国内外期刊一应俱全。

  学生们的住宿区被称为致仁书院,楼上为住宿区,一楼则是小型的活动区,七八个社团在这里活跃。

  书院制源于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是国内实践书院制领先的大学,在内地,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有不同的尝试。

  曾经在致仁书院实习的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女孩向芯对本报记者说,欧美高校的书院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部分,书院里跨文化体验和学术体验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本科教育的体验。但南科大致仁书院仍在初创期,与完备的书院制相比仍显稚嫩,更多只是辅导员管理和宿舍管理的职能。

  “这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策略有关,”向芯说,“但这种边实践边完善的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好评价,学生的性格是怎样的,他们会怎么对待,周围人如何引导,对他如何吸收这段经历有很大影响。”

  “四十几个孩子都很特别,都是很有个性的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他们的大学体验肯定国内其他大学不同,他们也会跟随学校的经历起伏,但需要更多的引导。”向芯说。

  这些孩子来到这里的诉求也不同,“有的相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有的认为南科大的教育方式适合自己,有的是相信校长朱清时,有的是想出国读研,南科大可以提供更好的师资和培养。很多都不一样。”向芯说,无论完善与否,这都将是教改实验班45个孩子的独特人生经历。

  在本报记者接触到几个学生中,他们对南科大的教育经历表达了认同,“和高中很不同,每个人都那么有个性,有自己的观点。我挺喜欢这里的。”一位女生说。

  “教育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只是希望大家能让南科大稳定地发展十年,二十年,而不是急于对我们下结论,贴上某种标签。”南科大新闻办相关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