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高成本时代来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1: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记者 白田田 王璐 齐海山 北京 吉林报道
化肥、柴油、种子 农资价格齐上涨
“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生产资料的价格都上涨了。”刚刚完成水稻育秧的黑龙江省肇东种粮大户单玉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上涨最厉害的是化肥,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5%。
当前正值农业春耕春播时节,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尤其是尿素出厂价格不到两周时间每吨上涨了120至150元,存在炒作和盲目跟风的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高企的成本对物价上涨构成较大压力。政府应通过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等措施,减小成本上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
成本 农资齐涨 尿素价格虚高
在很多人看来不起眼的尿素,近期价格的上涨可谓是“一鸣惊人”。
据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的数据,国内尿素市场迎来反常走势,清明节后不跌反涨,只有在中旬时平稳小幅暗降,基本保持上行走势。4月17日开始,国内尿素市场连日拉涨,山东主流出厂报价从2260元/吨一直涨到2400元/吨,个别厂家高报到2400元/吨以上,冲高仍在继续。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衍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尿素在整个氮肥中占到60%,在化肥中占到1/3。尿素价格在2400元以上,农民将难以承受这样的高价。而且现在还没有到用肥高峰期,到五六月份时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国家发改委网站的分析称,目前尿素生产企业库存压力较小,市场存货量也有限,而复合肥生产厂家大量采购大颗粒尿素用于生产复合肥,因此后期尿素价格仍有上涨预期。当尿素价格继续上涨时,不排除国家动用淡储化肥有针对性地平抑价格的可能性。
目前,尿素的高报价存在炒作和盲目跟风的因素,市场人士反映价格虚高的泡沫越来越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24日发出稳定尿素价格的倡议书,呼吁生产企业保证供应,稳定市场,不要跟风涨价。
除了尿素等化肥价格的上涨,记者在吉林省调查了解到,今年主要农资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地膜13800元/吨,同比上涨3.6%;农用-20号柴油9520元/吨,同比上涨13.7%;玉米种子平均13元/斤,同比上涨8.3%。
黑龙江农民单玉恒家有300多亩水田,每年都要租拖拉机平整耕地,其中柴油是最大的一项费用支出。今年的柴油价格,让他感觉有点“涨得太快”。
据金银岛的数据,与2月8日年内油价首次上调以前相比,现在的油价上涨了574元/吨。零售环节,以没有优惠的价格来算,北京的柴油价格从7.53元上涨到了8.31元,每升涨了0.78元。
压力 高成本助推物价上涨
农资价格的快速上涨,让正在春耕春播的农民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
甘肃省一位农户李大姐给记者算了笔账:一亩地需要15公斤左右的尿素和40公斤左右的磷肥,今年尿素价格每袋(50公斤)上涨了10元左右至90元,相当于一亩地每次施肥的成本增加了3元钱。
“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表示。
另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报告,2011年的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属于成本推动性的。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涨幅可能进一步扩大,估计上涨幅度较上年将达到13%左右。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钢认为,粮食生产中间消耗投入快速增加,2011年不包括人工费用和土地成本的每亩粮食中间消耗是323.33元,比2010年增长13%。
他指出,粮食中间消耗投入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二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农民工工资上涨所带来的人工成本的间接影响。
“中间消耗”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燃料等物质消耗,和修理费、运输费、外雇排灌费、机械作业费等服务消耗。其中,化肥和机械作业消耗费用增加较多是粮食中间消耗增加的主要因素,对总消耗增加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1.5%和27.7%。
不论是化肥、柴油还是服务价格的上涨,都成为了压在成本收益“天平”上成本一侧的“砝码”。以柴油为例,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说,柴油价格上涨10%,将影响农业生产物资和服务总成本上涨3%至4%。
虽然当前通胀形势有所缓解,但在农业生产“高成本时代”,成本推动下的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不小。实际上,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农民生活消费价格形成了轮番涨价的循环。
马文峰认为,高成本时代,不仅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而且造成居民生活成本上涨,对物价上涨构成较大压力,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冲击 成本上涨减少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生产的高成本,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植收益和生产积极性。“能否有效应对要素价格快速上升、市场频繁波动”,这也是包括诸多农业人士对于今年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忧之一。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郭玮认为,农业的物质投入增加得很快,用工成本增加得更快,所以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但是从事农业的收益增长并不快。如果与务工收入相比,农业的比较效益有可能还是下降的。
吉林省九台市雨田生态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雨田向记者抱怨说,“柴油价格一涨就是一吨好几百地往上涨,春耕期间合作社700多公顷水田一天就需要柴油2吨以上,而且持续一个多月,到秋季收割的时候柴油需求量更大,多花的钱都是我们的效益呀。”
“成本上涨,种植收益率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马文峰估算,在农产品价格上涨9.5%的基础上,今年种植的成本收益率将由2011年的36%下降到15%。
事实上,农业高成本时代对应的应该是“高价格”和“高补贴”。
为了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农民种粮收益增长,国家持续提高了小麦、稻谷等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分别为151亿元、860亿元、220亿元和175亿元。
此前柴油价格上涨,发改委便表示将继续对农民进行补贴。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认为,国家的财政补贴消耗了柴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而且中石化、中石油等与一些粮食大省都会签订一些协议,给予农民一定的价格优惠,而这中间的差价由政府来买单。
“长久看需要提高粮价,但是又担心通胀压力,面对高成本应该怎么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应该建立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农业补贴之间的联动机制,比如当农资价格上涨,农资综合补贴也应该相应增加。此外,国家通过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另有分析人士建议,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减少成本上涨带来的冲击。
朱钢说,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部分农产品供给充裕,但是价格持续明显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增长缓慢,未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