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03:45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辉
失去了范勇宏和王亚伟的华夏基金还是不是华夏基金?这无疑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一般人的认识中,这两人几乎就是华夏基金的代表,是他们所认识的这家公募基金龙头的全部。
一个是头牌基金经理、基金业最耀眼的明星,支撑着公司的门面,用骄人的业绩吸引无数投资者认购;一个是总经理,掌管着这家管理资产规模将近2000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规划、战略和内部各个部门的运作,把它从一家小基金公司打造成业内最强。
王亚伟和范勇宏的组合,几乎达到了现在基金业所能达到的最高存在。王亚伟虽然神秘而不可触摸,却被很多人看做投资可以常青,基金可以创富的标杆,背后蕴含的是基金业作为资产管理者追求的存在价值。
从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到华夏基金,王亚伟始终是范勇宏的追随者和忠实部下,一干就是十几年。随着范勇宏选择下一站,王亚伟也再次选择了跟随大哥的脚步,虽然去处并不一致。几次共同进退,凸显两人惺惺相惜之情。
老范也是王亚伟的伯乐。“基金一哥”的骄人业绩虽然和王亚伟本人过人的投资天赋和勤奋分不开,却不能忽视整个华夏基金背后的支撑,这包括公司庞大的投研团队,上千亿元的资金规模,举足轻重的市场影响力等等。
众所周知,王亚伟的投资风格凌厉,其对重组股的挖掘和偏爱更是令人赞叹。在泥沙俱下的资本市场,多少人凭借内幕交易一夜暴富,王亚伟对重组的精确发现,看上去同样也有很多漏洞。而这直到现在,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甚至诟病之处,监管部门也曾经进行过盘查。作为总经理的范勇宏,无疑替王亚伟扛下了不少来自各方的压力,并让他当上只管理自己的基金的副总经理,业内罕见。
和嘉实的国际视野、易方达的积极进攻以及南方的投研变阵相比,作为华夏基金总经理的范勇宏,更多的以对基金行业制度的思考闻名于业内。在公开场合,他鲜少谈及具体问题,却直指制度上的弊端。
“美国基金业为什么最发达?富达、Capital等基金公司为什么长盛不衰?根本原因是他们建立了先进、科学的基金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制度是核心,是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学到,或者还不具备条件。”在去年底的一篇文章中,范勇宏如此发问。
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老范对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呼吁。他指出人才是一家基金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而要留住人并有好的业绩,就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基金经理、基金持有人与股东共担收益与风险的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
范勇宏对制度的思考和变革的呼吁,源于对基金业瓶颈的深刻体会。自从2007年达到顶峰以来,基金业的规模始终在走下坡路,业绩更是不能令人满意。只有降低公募基金门槛,加快市场化进程,积极发展私募基金,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的基金治理制度,才是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悉,老范选择去基金业协会担任领导工作,从这个角度而言,也算顺理成章,可以延续他对基金业发展的思考,并且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对华夏基金而言,一下子失去了代言人和掌舵人,可谓损失巨大——王亚伟是华夏基金业绩和品质的保证,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曾为公司节省了无数广告费;失去了能够抗衡中信证券的范勇宏,股东的诉求直接摆到公司面前。可以预见,华夏基金管理层极有可能发生一场人事地震,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业绩、规模等负面结果,自然是投资者不愿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