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债危机解决标志是债务规模可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2:0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孙红娟

  自上月初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6%的高位之后,市场忧虑欧债危机将开始新一轮的发酵。而当前正逢法国大选,政治、经济因素互相交织,使得欧债问题解决方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欧债危机解决的标志不是让他们能够完全还债,而是债务规模不再进一步扩大,可以持续付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平表示。

  债务规模扩大或面临无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发布报告预计,西班牙的债务占GDP比重在今后几年会持续攀升,至2017年这个比例将会达到91.9%,而如果将银行系统的资金缺口(近156亿欧元)计算在内,债务占GDP比例将在2017年达到95%。要解决西班牙债务问题,甚至整个欧元区债务危机,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救处于危机漩涡的西班牙银行系统。

  为解决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西班牙银行系统参与了大量的债券购买项目,通过两轮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西班牙银行共购买了246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根据外媒的报道,截止到今年2月份,西班牙银行所持债券市值已经下跌20%。

  与希腊和意大利相同,经济的弱势和危机的深化导致西班牙银行吸储能力大幅下降。

  西班牙央行今年4月份金融稳定性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金融机构储蓄总额下降7%,政府存款下降8%,私有部门存款降低2%。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西班牙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显现以及经济状况的恶化,西班牙银行的吸储能力可能进一步下降。

  希腊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从2009年10月底到2012年2月份,私有部门在国内银行的存储规模下降70亿欧元,约占到希腊GDP的1/3。

  对于不断恶化的银行风险,何平表示:“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否对这些陷入困境的银行暂时提供比较灵活的政策,西班牙政府采取行政干预给资本外流设置障碍,还有欧洲央行(ECB)和德国是否可以给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不过这些举措不可避免会引发进一步的“道德灾难”(moral hazard),“如果德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这种担保,毕竟德国其实是问题的一部分。”

  但当前德国立场并没有转变的迹象,4月27日,德国政府的一项声明表示,不希望银行动用援助资金。

  退出欧元区未尝不可

  面临这种无解的局面,或许正如何平教授所言的“退出欧元区也未尝不可”。

  “我们都很清楚欧元制度上的设计本身存在缺陷,统一货币但财权各自为政,德国或欧盟无权对其他国家进行制度约束,或者使欧元区各国互相信任,这是欧元区缺失的一种制度软实力。”何平表示。

  倘使陷入困境的国家都认为,欧元区国家会对他们进行无限制救助,他们就会失去自我改革、自我约束的动力,这又是一种道德风险。

  自2010年希腊危机爆发以来,各种看空欧元前景的说法就一直此起彼伏。开始是希腊,现在是西班牙。政策制定者当然非常清楚,一旦退出可能会引发市场动荡。

  但何平认为,只要有合理的退出机制,某个国家退出欧元区并不一定会引发欧元的坍塌或者欧元区的衰弱。“可以建立一种渐进式退出机制,以西班牙为例,明确设置一个过渡期,比如从现在到2017年,将西班牙以欧元区观察国的身份留在欧元区,如果不能达到一个确切的赤字削减目标,就使其退出。”如此一方面,可以使市场充分消化这个国家可能退出造成的影响,还可以降低道德风险。

  或许这的确是一个选择。根据彭博的统计,西班牙目前的经济困境应该大幅降低本国利率至-5%,但由于统一的欧元政策,欧洲央行维持的现行利率是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