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或创10年新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1:28 来源: 经济参考报市场期待财政政策加码 经济学家推崇减税和改革
记者 方烨 北京报道
尽管具体数据要到11日才能公布,但是市场一致预期,1至4月份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将延续从去年1至5月份开始的回落态势,逼近20%的整数关口,从而再次创下2003年以来10年新低。考虑到至少在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将来自于投资,市场期待投资增幅的持续下滑将带来财政政策在二季度的加码,甚至推出弱化版的“4万亿”计划。
不过经济学家认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稳增长的关键短期在于减税,中长期则在于深化改革。
底线 投资增幅逼近20%关口
考虑到受多种因素影响,投资的月度数据波动较大,所以统计机构一般采用年度累计数据反映投资走势。据wind统计,今年1至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9%,已经创下了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现在市场预测1至4月份还将更低。长期以来,20%以上的增长幅度被认为是投资增长的合适水平,而现在投资数据将逼近这一底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延续了去年年中以来的小幅下滑态势。近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虽有所回暖,房地产投资仍将继续下行,不过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所好转,尤其前期停工的铁路交通建设逐步恢复开工,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行趋势有所放缓,上涨20.7%。”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唐建伟说。
该机构发布的预测报告称,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是带动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及土地购置面积持续同比负增长的情况下,预计4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拖累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4月继续放缓。从价格指数看,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已进入通缩区间,预计4月将继续下滑,对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有拉低作用。综合来看,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3月份的20.9%回落至20.3%。
申银万国证券则预测的还要再低一些。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当前工业企业还处于去库存阶段,所以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下行;房地产投资也将继续下行;不过受财政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继续反弹。预计1至4月份投资回落至20.1%。
对于这样的预测数据,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确实偏低。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中期以来,我国城镇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这其中固然有国家主动调控的原因,但是一季度20.9%的增幅还是超出了此前的预期。考虑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目前投资增速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经济未来还将面对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速趋势放缓的不利环境,现在已经是时候考虑进行政策的预调微调了。
声音 市场憧憬财政政策出现惊喜
由于投资增速连续放缓被市场看做是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主因,近来市场开始憧憬财政政策可能在二季度出现惊喜,甚至推出类似2008年末“4万亿”那样的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只有8.1%,比去年四季度放缓0.8个百分点,放缓幅度近13个季度以来最高。而在这8.1%的GDP增长中,投资只拉动了2.7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的5个百分点,而且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一季度GDP增长明显减速的背后就是政策放松不力所带来的投资滑坡。”光大证券称。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要求加强投资的声音有所增加。“对于需求方面来讲,无非是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从短期来讲,出口是难有办法,我们是被动的;扩大消费,大家都愿意讲,但是说实话,扩大消费的政策我觉得在短期内见效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试图用刺激消费,来抵消或者是弥补由于出口下降带来的风险是不现实的。所以剩下唯一的领域就是投资。”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则表示,基建投资之所以将成为稳增长的着力点,首先是有客观需要,我国必须在高储蓄率结束、资金成本大幅上升之前,加快交通、水利、能源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市政、水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当前物价回落为基建投资加快上马提供了条件。现在已是“十二五”的第二年,要抓住物价相对走低的阶段,确保“十二五”重大项目抓紧开工。
金融机构更是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推出刺激投资计划。
“考虑到3月份工业产生活动有所回暖和房地产投资的继续下行,我们认为年内放松基建投资和民生福利投资的可能性显著上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伟说。
西部证券也表示,今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目标增速由11.5%上升至14.1%,财政预算赤字从去年实际的3690亿元上升至今年的8000亿元,说明今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将大于去年。而当前政府投资受过往紧缩政策影响,正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中央投资增速已持续数月出现负增长。所以未来政府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的环比改善极为确定。
国信证券甚至直接发布名为《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启动》的分析报告称:“据了解,相关部委正在研究并制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相关规划。继2008年‘4万亿’投资之后,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有望重启。”
手段 学者推崇减税和改革
但是经济学家对再次推出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表示反对。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结果在2008年末,调控政策取向一下子从之前的紧缩转向了保增长。在保增长的政策促进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政策过猛的负效应也开始显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是以保增长为主,中国也不应该例外。今年政策基调定的就很符合这一情况,关键在于注意不要大动,要适度。调控政策要保持延续性,尽可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频繁波动只会导致日后的经济波动增加。
基于上述认识,减税的政策效果尽管比扩大投资起效时间要更长,但仍然被认为是更合适的手段。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记者说,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利润的负增长,这主要是源于成本的上涨。由于成本上升的问题很难在短期消除,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工业企业利润都将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再次出现负增长。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的关键还是要推动结构性减税工作的展开。多年来中国税收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经济增速,营业税和消费税涨幅更是偏大。营业税和消费税主要由企业负担,减税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维持经营利润。
当然,稳增长更有力的手段是加速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表示,投资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这带来了许多问题,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必须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协调拉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和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也对记者说:“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主要是结构失衡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些失衡是改革滞后于发展的反映。由此造成了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只有通过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改革攻坚、消除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因此,当前特别要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价格、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