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邮速递IPO过会 业绩维系之困待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5: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5月4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邮速递)IPO上会获通过,成为国内快递业第一股。

   中邮速递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中邮速递拟发行不超过40亿股,计划融资额为99.7亿元,发行后股本不超过120亿股。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速递物流邮件处理中心、购置飞机、购置运输车辆、购置航材、补充营运资金等30个项目。

   成立不足两年即特事特办获准上市,业内认为中邮速递的IPO是场骑虎难下的演出,在受国内外同行夹击之下,中邮速递的业绩突围有赖于冲突体制。

   火速上市之背后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邮速递将募集99.7亿元,成为今年以来A股募资最大的IPO。

   中邮速递是2009年由中国邮政集团下属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和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合并而来,为中国邮政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回溯这家全国第一号的快递企业启动上市之路,显得匆忙又紧迫。

   2007年初,国家实行邮政体制深化改革,进行了政企分离, 2008年,为实现邮政竞争性业务和普遍服务业务的分营,中国邮政集团开始对速递业务进行改革,2009年6月30日,在财政部的支持下,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无偿接收全国各地邮政和邮政集团的速递物流资产,并据此成立公司。

   资本市场诟病中邮速递的“特事特办”,是因为该公司直到2010年才正式办理工商登记,成立至今仅两年,连三年盈利期的上市基本要求尚不符合。但在国务院的特批之下,上市步伐快速推进。

   “之所以特事特办,是因为内外交困下,中邮速递骑虎难下。”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黄刚向记者表示,如今快递行业的内外形势对中邮速递来说,必须尽快上市,否则难夺市场,但是上市对其体制会是重大考验,也可能面临种种挑战。

   黄刚表示,从TNT和UPS近期公布的醒目业绩显示,全球快递行业正在回暖,亚太市场也成为全球物流核心战场。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过渡期的结束,UPS、DHL等快递巨头正加紧布局将其国际快递的业务优势延伸至国内快递。

   这对号称中国第一快递的中邮速递无疑会是个巨大的挑战。从体量上比较,中邮速递的业务量远比不上这些国际巨头。

   中邮速递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中邮速递物流截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营收分别为196.4亿元、225.11亿元、258.85亿元。而其国际竞争对手UPS、FedEx和TNT201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531.05亿美元、413.23亿美元和94.13亿美元。

   不仅“外虎”凶猛,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正赶超中邮速递,有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申通快递的业务量已经超过中邮速递,中邮快递的市场份额近几年一直以2%左右的速度下降。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还认为,中邮速递过去三年的收入增速较行业平均水平低一半。

   中邮速递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内,中国速递国内速递收入分别增长了14.51%、12.88%和16.36%,与此同时,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2009年至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分别实现业务收入479.0亿元、574.6亿元、758.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7.3%、20.0%和31.9%。

   业绩维系之困

   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国际快递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建新认为,中邮速递目前的业务结构与市场竞争格局系多年运营形成,受体制影响,不易改变。该公司优势在于涉公业务和票据业务,但是在眼下业务增长最快最大的网络购物快递上却丧失优势。

   与其他同行相比,实际上中邮速递在国内最有资本做好网络购物这块业务,因为,该公司有全国最全最大的网络体系。

   从业务设计和募资投放上看,“整体团队是走稳健路线”。徐勇认为,中邮速递业务上聚焦于快递和物流,是因为该公司尚无能力做其他业务,上市的首要目的是需要确保其快递市场份额。

   但这种保守做法,可能令市场对其业绩增长产生担忧。中邮速递旗下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目前拥有16架全货机、24个通航节点城市,承担着EMS绝大部分的异地航空运输任务,运输量占EMS运输总量的40%以上。按照计划,2015年中邮航机队规模将超过30架,通航站点达到38个。但记者从其募资去向上发现,中邮速递仅仅准备出资8.08亿元用以留购融资租赁7架飞机,2014年留购2架,2015年留购5架。

   以此推断,中国邮政航空原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货航机队,几乎成为泡影。记者还注意到,截至2011年底,中国邮政航空总资产13.8亿元,净资产仅1.6亿元,2011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亏损44.02万元。

   与中国邮政航空一样,中邮速递下属三分之一子公司存在亏损状况。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其控股子公司中,共有36家全资子公司,但包括天津、辽宁、吉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9省的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及邮航与南京集散中心等11家子公司在2011年度均发生亏损,占总子公司数量的30.6%,总计亏损额约1.38亿元。

   上市之后,中邮速递的这些子公司能够顺利扭亏?业内人士表示有待观察。“如果未来做整体上市,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纳进来,才是真正会对中邮速递的业绩产生有力保障。”刘建新表示,按照UPS、日本邮政等公司的业务架构,均有不小的金融板块,既可以吸引客户、完整其供应链,又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不过这一业绩大饼几乎不可能发生,记者从业内获悉,邮储银行也一直在谋求独立上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