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50万股东坚守老三板:38退市股仅发17份年报 南洋5三年盈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5:1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熊凯

   5月4日,中川3(400040)平盘收报4.41元,这个价格来自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底端,由150万“投资者”——大部分是无奈、少数火中取栗的投机者,通过竞价方式产生,他们的投资标的是主板退市股。

   “老三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里似被遗忘却真实存在的角落。

   4日,距离38家退市股的年报发布期结束已有几天。仅17家公司发布年报,虽然绝大多数业绩惨淡,但对于股东来说,这一点却是他们继续等待或反复炒作的理由。

   对于剩下的21家公司以数十万计的股东来说,一份由主办券商主动发布的“公司失去联系”的公告,抑或是不见任何消息,这一结局也早已被时间消化。更大的绝望来自公司退市之时,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在他们手中的那一刻,他们或许已料到有这一天,问题只在于时间早晚。

   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个价格在那里。除不断有恢复上市消息传来的中川3及南洋5(430023),其余36家退市股基本在1元上下徘徊,偶尔某个交易日,某只退市股会成交十多万元,这意味着有人火中取栗,有人更换标的,也有人终于死心、放弃坚守。

   一潭死水:21股未发年报16股资不抵债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这里,聚集着蓝田、托普和达尔曼等农业、软件、珠宝“第一股”,他们都曾经光鲜无比,不过目前的身份则都是退市“难民”。

   这里是“老三板”,“垃圾股”仓库的代名词,150万股东的伤心地。

   目前,这类股票共56只,包括退市股38只(剔除B股)。据记者统计,2011年披露年报的有23家,2012年,只有17家披露年报,保留着最后一点曾经作为上市公司的“尊严”。

   没有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生产和经营多半停滞,更有甚者,主办券商公告:无法与公司取得联络。

   今年披露年报的17家公司中,南洋5是唯一净资产为正的公司,而其余16家均资不抵债,对其财报,会计师多半表示无法出具意见。

   老三板交易规则显示,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每周交易5次,股票名称后尾随数字“5”,如南洋5;净资产为负的,每周交易3次,股票名称后尾随数字“3”,如中川3;不能按时披露年报的,则每周只交易1次,如托普1。

   交易价格方面,尾数为“3”和“1”的16家公司,均在1元上下徘徊,这些早已资不抵债的公司唯一的区别只是负债多几亿和少几亿。

   只有纵向对比,才能体会一些股民的绝望。如果当年在最高点买入托普软件和达尔曼并坚守到其退市,买入价分别是47.68元和51元,退市之后的价格现在0.6元和1元上下。

   “绝望”的炒作:中川3成第一高价股

   即使如此,仍有人不懈炒作。中川国际2005年退市到三板,价格在1元以下,5年后的2010年1月初,中川3从2元多开始启动,至4月涨至7元以上,此后一直在3-5元徘徊,稳坐老三板第一高价股“宝座”。

   如此表现,全赖2010年初,四川省国资委打包收购信达资产不良资产包,重掌中川国际大股东权杖,同时公开释放希望其恢复上市的消息。

   至今,中川国际董事长一直由四川国资委旗下国资公司董事长担任,一些论坛里,股民仍对此津津乐道。

   一直以来,具国资背景的三板公司,加上地方政府强力支持,是恢复上市的前提。代表公司有中川3,生态1(400027),龙涤3(400050),国瓷3(400055),金荔1(400056)。

   这在股价上也有体现,除释放明确信号的中川3长期在3元以上外,其余数家也都在1.2元以上,远高于其他数十家民营背景退市股的均价。

   但南洋5是个特例。2011年年报显示,南洋全年净利151万元。2010年和2009年,分别实现737万元和40万元净利润,已连续3年盈利。

   这得益于其实际控制人的“坚持不懈”。自大唐投资集团的唐广敏2009年接手以来,其在解决南洋的债务问题上不遗余力,债务清理进程完成指日可待。此后,还需注入资产,获得有稳定盈利能力的主营业务。

   真正的挑战,还在于政策。

   “理论上讲,三板中的退市公司可以恢复上市,但具体操作细则并没出台,证监会的态度是一事一议。”此前,有权威人士告诉记者。

   而借壳上市标准趋严背景下,老三板公司恢复上市,希望颇渺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