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稀土开采致环境污染 治理费用高达380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8:59 来源: 华夏时报赣州稀土刮骨疗毒
380亿治污黑洞谁来填?
本报记者 姜拾荣 陈岩鹏 赣州、北京报道
进入江西赣州龙南县某矿区,眼前一片尽是光秃秃的山头,偶尔能看到几棵稀稀拉拉的小树。崎岖山路旁边的河道,几乎完全被流失的泥沙填平,在部分仍然有开采价值的废弃矿山的山体上,星罗棋布布满了白色的管子,一根一根地插进矿山的内部,就像满身插满输液管奄奄一息等死的病人。
“这就是被称作‘挖土搬山运动’的池浸和堆浸。”5月2日,在赣州稀土矿工作了15年的常务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常务冉介绍,稀土开采的第一步就是把矿山上所有的植物全部铲除后挖土浸泡,此类方法所到之处酸水横流,被洗过一遍的矿山土质沙化,6年之内寸草不生。在赣州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的气候环境下,裸露的废弃矿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记者先后走访了赣县、信丰、龙南、定南和全南等多个矿区,触目之处,农田绝收、山林被毁、水库死鱼……赣州稀土造成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还好,这已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江西省政府已要求江西地区所有稀土生产分离型企业宣布停产。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也明确表示,将全面开展稀土等重点行业的环保核查。
污染触目惊心
“你到了废弃矿山和开采现场就知道治理有多难了!”常务冉说。
4月25日,常务冉冒雨带记者来到龙南县一个废弃矿区综合治理的示范点——龙南县足洞稀土矿区县矿四车间。
记者看到,在矿区中间平地上最显眼处立着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由于采矿工艺的局限性,造成稀土矿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
告示牌上写着的是看得见的环境破坏,还有看不见的水体污染。据常务冉介绍,只要一下雨酸水就从山体中渗透流到河里,污染河水。
然而,污染的又岂止龙南一地,定南的污染也颇为严重。
在定南县富田村村民张阳娥家的屋后,原本耸起的山岭被挖成了一个上千亩的大坑,裸露的红土在一片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刺眼。
稀土开采使得张阳娥家院子里的一口井成为摆设。揭开结满蜘蛛网的井盖,一股刺鼻的味道迎面扑来,打上来的水呈棕褐色。
“拿去化验说是有毒,不能喝了,淋了菜都会死。”张阳娥说,自从屋后有人开采稀土后,井里的水就被污染了,他们只好到别处去挑水喝,来回至少要半个小时。
像龙南县这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严重的废弃稀土矿区,赣州全境累计有17.77平方公里。
不过,国家42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认为赣州的污染问题更为严重,该调研组日前在赣州经过6天的调研后,形成了一个环境报告。报告显示,稀土开采污染遍布赣州的18个县(市、区),涉及废弃稀土矿山302个,遗留的尾矿(废渣)达1.91亿吨,被破坏的山林面积达97.34平方公里,仅残留1.9亿吨废渣的治理就需70年。
污染后果严重
污染几乎是贯穿稀土从开采到成品的整个过程。
赣州市环保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一切是因为稀土开采的整个流程都依托于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一连串露天的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大量的废气、废水,部分重金属还有大量残留酸性物质的矿山废渣,不仅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从稀土到成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从泥土里把稀土置换分离出来,这个环节直到2005年之前都是使用池浸和堆浸的工艺,就是在有矿的山脚下的水边建池子用硫胺浸泡矿土,或者把矿土堆好后用硫胺溶液浇透,大约经过15天左右的化学置换反应,像水一样无色的含有稀土成分的物质被置换出来,这时就完成了第一个环节。
常务冉说,完成1吨这样的乳白块状的稀土原料,大约需要1200吨水,所以开采稀土必须要在有丰富水源的地方才可以完成,这1200吨水在反复溶入硫胺、碳氨和草酸洗出稀土原料后将再次排到原来的河道当中去,此时的水已经富含氨和酸性物质。
据环保部门检测,稀土矿山附近的河水PH值常年都在3-5.5之间,与2011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最新GB26451-2011《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矿山企业稀土污水排放PH值6-9之间的标准相差甚远。此类污水经过的地方5-6年植物难以存活,而浇灌农作物则只长苗不结果。
赣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5年开始,赣州矿区开始推广使用原地浸矿的新工艺,该工艺的做法是将一座矿山自上而下钻孔后插管输入硫胺,把整座山浸透并产生化学反应后水状稀土化合物便从山下事先设置好的导管中流出,集中到池中用碳氨沉淀。
“原地浸矿虽然表面保持了山体植被,但是矿山也同样病到骨子里了,山体中富含大量酸性化学原液,同时对地下水也很容易渗透影响。”该人士称。
而这一系列化学反应,水体污染的影响面是最大的。
据上述人士介绍,由于江西省南高北低的地理特征,决定着江西省绝大多数地方的水由赣州始发,经三江五河汇集鄱阳湖,赣州是江西水系的源头,同时赣州也是东江的源头,东江则是珠江流域水系支流之一,一旦赣州地下水受到污染就有可能对江西全省和鄱阳湖乃至珠江流域的水质也造成严重影响。
资金黑洞
为促进稀土的持续健康发展,赣州市去年10月份对稀土开采点进行了全面的停产整顿。然而,由于赣州稀土矿区面积太大,监管难度很大,尽管私挖盗采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难以根绝。
赣州市地矿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治理的费用来自赣州市财政收入中的投入和国家部委和省里的拨款,2005年至2011年底,各级部门累计划拨投入了1.928亿元,治理了16个废弃矿山项目。
据该人士透露,赣州市计划未来五年完成剩余全部废弃矿山复绿的基本表面治理,预计总投入费用缺口约26.39亿元。
2012年,赣州市向国土部和财政部申报了2个超过10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已经通过相关评审阶段,如果顺利,将获得1亿元治理政策扶持资金。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巨大的资金缺口已成为稀土行业环境治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日前表示,中国稀土开采付出的代价触目惊心,初步测算,仅赣州一地因为稀土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矿山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
380亿元的治污费用,是江西省稀土行业2010-2011两年总利润的四倍多。江西省工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江西省稀土企业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493%,也就是说,2010年江西稀土行业利润只有约15亿。
而在2009年前,因为价格低廉,我国稀土行业一直利润微薄。直到2010年价格大涨,稀土行业才开始挣钱。这也意味着,整个江西稀土企业几十年的利润,都远远填补不了380亿这个巨大的治污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