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医院驻警是替谁撑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03:10 来源: 深圳商报

  继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后,5月4日,卫生部再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其情可鉴。看来,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真到了让卫生部着急的地步了。问题是,类似的通告,以前也曾发布过两次。第一次叫《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院秩序的联合通告》,发布于1986年10月30日;第二次叫《卫生部公安部通告》,发布于2001年8月3日,这是第三次发布,结果怎么样呢? 卫生部近日还公布说,2010年发生的医闹事件比起5年前增加了7000多起。当然了,还有数起众所周知的“杀医血案”。

  广大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让卫生部焦虑,这份焦虑绝非多余:哈医大一院“3·23杀医血案”发生后,某网站一个6161人参与的调查里,4018人对此表示高兴。如果说杀医血案只是一起偶然性的突发事件,那么60%以上网民的冷血表达才暴露了问题的实质,仇医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心态。

  相信不是有病没人愿意去医院,找医生是为了治病疗伤,普通百姓没来由也犯不着对医生生出仇恨来,积怨都来自求医治病的亲身体验。某种程度上说,冷血的民意表达正是冷血医疗的直接折射。比如,前不久就有农民工工伤断指投奔医院,但却因交不起费用捧着断指忍痛离去。再比如药价虚高对普通百姓的无情盘剥,医疗红包让患者生出的切齿恨意等等。凡此种种,都不曾让卫生部有如此深刻的焦虑,所以,这次对医疗秩序、医护人员人身安全问题的过度反应,就难免让大众读出另一种意味。

  紧急通知是卫生部发的,不是和公安部联合发的,看来卫生部并不曾与公安部协调过,所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且不说目前的警力资源能否满足那么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需求,就算警力充足,那么该如何配置呢?就以“3·23杀医案”来分析,连公安机关最后都认定是偶然性突发事件,是“激情杀人”,那该如何防范?是每个诊室、病房都配“蹲点警”,还是每个医生都配“跟班警”。再有,不是所有的医患纠纷都会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许多纠纷需要专业人士的调处和仲裁,这方面显然不是公安民警的优势,而一有纠纷就有警察挺身而出,是要威慑医生呢,还是要吓唬患者?

  没有人生来就恨医生,更没有人没来由会去伤害医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疗卫生体制的透彻改革,需要还原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其中包括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国家赔偿制度或者医疗风险强制性保险制度,让普通百姓有病看得起等等。医患之间没有化不开的坚冰,如果医改真正改到位了,老百姓真正在就医过程中得到了实惠,感到了温暖,和风丽日就能消化医患之间的隔阂,这显然是比设警务室更靠谱的做法。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对话不对抗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