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企最看不惯国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10:45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其实一直以来,最看不惯国企的不是我们的民营企业,也不是那些被大鱼吃小鱼的地方企业,而是外企。

  据报道,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日在京闭幕。会上中方向美方承诺,将稳步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增加上缴利润的中央国企和省级国企的数量,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国家预算体系,继续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中方鼓励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增加红利支付。中方鼓励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分红水平。

  其实一直以来,最看不惯国企的不是我们的民营企业,也不是那些被大鱼吃小鱼的地方企业,而是外企。因为几者的经营理念是不同的:我们民营企业投机主义占多数,地方企业则靠地方保护来吃饭,唯有外企是只能靠市场竞争存活的。偏偏在这一块,没人能竞争得过国企,国企的诸多投入是免费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而且还有各种政策保驾护航,天生拥有合法的寻租手段,外企怎么争?你要是贿赂官员妄图方便,不仅中国方面会有监察机关,美国政府也会追查。所以来华外企很不习惯国企的这种机关式性格和霸气外露的作风,几乎处处都看不惯国企。

  不仅如此,现在国企还在大力“向外走”,这更是遭到了外企巨大的抵制。在这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希拉里用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中美双方的关系。实际上,我们的国企发展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环顾世界和历史,会发现虽然在一些国家曾有过大型国企,如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初期、广大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当前一些地域较小、经济落后的国家。但是这些国企要么是纯粹提供民生服务不竞争的,要么存在时间短暂,要么在外出竞争前就已经私有化了。

  但我们的国企发展速度很快,任何一项服务面对13亿人口注定其不是一家小公司。所以近几年有关国企什么市值世界第几、净利润世界第几、资产排名世界第几的新闻频频出现,各大国企也争先恐后的向外扩张。然而也因此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身份问题。

  我们注意国外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舆论会发现,在我们很多国企去国外从事竞标或设厂等经济活动时,对方一些反华或左翼群体要么高呼“中国人来了”,要么高呼“中国政府来了”。他并不将国企看做一个单纯的企业,动辄指出该企业的官方背景,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和党内身份。其竞争者也认为国企拥有中国政府的巨大扶持和补贴,有不正当竞争之嫌。他们的这番搅和也着实祸害了我们国企的不少扩张计划。

  其实一直以来,最看不惯国企的不是我们的民营企业,也不是那些被大鱼吃小鱼的地方企业,而是外企。

  所以从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关于国企的承诺来看,我们对国企的定位也将逐步进行改变:首先是要明确国有资产作为国家入股国企的方式,全部国企理应上缴利润。下一步要细化国有资产占据国企的股比,实行按股比上缴红利。第三步则是提高国有控股公司的分红水平,避免有股不分的不正当竞争情况。最后则是将国有资产管理者当作单纯的出资方,淡出日常经营管理团队。而这恐怕也是美国所希望的国企最后改革结果。

  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关于国企的讨论几乎超过了汇率的部分,多少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但这倒是也表明了我们的国企海外扩张的快速和惨烈。笔者认为这种改革方向绝非坏事,不能单纯看为如一些学者所说的“美国打击中国的阴谋”。从长远上来看,国企的红利和股份改革上有利于塑造有秩序的市场经济体制,打破垄断,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盘活整体经济。下有利于国企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有利于这些大身躯的怪兽转身向现代化企业迈进。此外还可以极大的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与公、与私、与民都有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