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刘振冬:经济政策微调重心将从需求转向供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刘振冬 

  虽然许多宏观数据并不乐观,但自从2月24日下调存准率后,市场的降准预期迟迟没有兑现。这是否意味着政策重心开始偏向供给管理,而非进一步刺激总需求呢?

  当然,随着资本流入的趋势性减少,以及5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急降四成至2360亿,6月份甚至不足千亿,未来继续调降存准率仍是趋势。但是,视流动性情况而为的调降节奏,将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么频繁。

  回顾2010年以来的政策调控,抑制总需求的快速膨胀是从紧政策核心,这也就决定了调控工具选择更多在于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政策控制的重点是信贷、投资、泡沫,以及趋势性的热钱涌入,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如果现在的政策调整仍是偏重创造需求,那么包括抑制投资过热、房地产去泡沫化等在内的许多努力都将功亏一篑,因此预计政策在需求层面的刺激可能较为有限。

  而且,观察当下的整体经济形势,包括劳动力、资源、利率和环境等在内的要素价格的上涨,及其对供给端的冲击应该是政策考虑的核心。可以判断,政策重心将回归供给管理,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将成为政策调整偏重的方向,这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保证流动性的适度,对冲外部资金流入的趋势性减少。

  改善供给结构,政策重点应该在一些中长期的调整,包括财税制度改革以刺激企业的内生增长动力。诸如,适当调整税收标准,给予中小企业适度的税收减免优惠,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税收起征点提高;继续推动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鼓励企业技改升级、提高竞争力;继续推动服务行业的营改增。这些政策都将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打破行业准入垄断,打破城乡户籍界限,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也是有效增加供给的方法。此外,还应便利农民进城务工,降低其进城以后的生活成本,化解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

  对于资源价格改革而言,虽然短期可能推动价格上涨,但中长期而言将倒逼下游企业升级转型,也将提高上游企业的供给积极性。如果同时适度打破上游的准入限制,将刺激资源产品的中长期供给。在资金供给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改革并不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温州的试点已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应加快金融市场多层次建设和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参与,从而支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金融机构的进入管制难以实质放松的背景下,政策鼓励的可行方式更多可能在直接融资方面,包括推动债券创新,发行集合债、垃圾债等。

  在政策重心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将更加看重灵活性,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的短期政策工具的使用将更加积极,而存准率工具的使用将较为谨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