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冷链业门槛过高挡住民资脚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01:1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红霞 李绍仪

  冷链业一场政策推动的市场反应正在放大。日前,包括海口、贵阳等地相继公布了冷库建设计划,众多的商用车制造企业陆续延伸了冷藏车业务,冷链行业相关设备的投资也快速升温。

  然而,到目前为止,冷链市场仍然呈现政策催化和国字号企业“垄断”。“缺乏行业标准,准入门槛过高。”中国物流业专家、《物流》杂志社执行主编廖永生表示。

  高毛利市场

  高毛利正是当前冷链产品开发热潮的“诱因”。以广弘控股(000529.SZ)为例,去年该公司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冷库营收5246.19万元,毛利率高达55.47%,高于该公司从事的服装、食品等行业。另外一家主营业务为冷冻冷藏设备的上市公司汉钟精机(002158.SZ),最近三年营收的平均增长率达26.2%,利润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60%。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仅海南省开工建设的冷库企业有25家,计划建设库容35000吨。

  除了冷库外,冷藏车也是冷链行业中另一重要的产品。近年来,福田、东风、凯马、江淮等企业都进入到了冷藏车生产领域,而华晨汽车除了通过收购改装车厂之外,还投入巨资建立专用车基地。此外,不少商用车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细分市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也表示,中国冷链设施配备不完善,如冷藏车保有量仅有2万辆左右,冷库总容量约880万吨,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另外中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美日等发达国家为85%。

  他预计,2011年,冷链物流行业平均毛利率在15%~20%,未来五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这种利好将继续引发资本的追捧。

  “支撑资本不断涌入冷链行业的‘诱因’是供不应求的市场。”亚洲物流双年展的主办方——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的相关人士也介绍, 中国肉禽、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仅为15%和5%,每年约有1/4的水果和1/3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及存放过程中腐烂变质损坏,价值高达750亿元。“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据了解,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亚洲物流双年展上,也将聚焦冷链高效物流,本届展会国际罐箱组织(ITCO)将再次呈现集装箱展团,中国冷链物流研讨会也将在展会现场举行,届时相关企业将共同探讨冷链商机。

  高门槛

  然而,介入冷链市场的资本中,民企的身影并不多。

  廖永生介绍,目前约70%~80%的冷链市场被“国字号”企业占领,介入到冷链行业中的民企,也大多只停留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以市内和短途配送为主。

  国内冷藏车市场主要由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冰熊冷藏车有限公司等几家传统的改装车厂主导。这些企业具有10余年的生产销售经验,但产销量仅在2000~3000辆,销售总量约占冷藏车市场70%的份额。

  另外,据上述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冷链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叉车市场也已大部分让外资所占领。全球知名叉车制造商丰田产业车辆(上海)有限公司,已先后在天津、广州、大连设立了分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永恒力叉车、已成为亚洲多个品牌仓储搬运设备总代理的伟轮叉车等,均在中国开展业务。

  “不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很难进入这个市场。”廖永生解释,冷库建造要求很高,若投资1000万建起一个冷库后,其后期的运营成本则约高达3000万~4000万,这种高成本的投入让许多民企望而却步。

  高博轩也介绍,冷库建设仅主体工程就达1000元/㎡,此外,还需购置制冷系统、保温系统、叉车、电瓶车等各种设备,运营方面则包括燃料及动力费等。一般而言,冷库项目投资回报期约为6年,资本收益率在15%左右。

  不仅如此,标准的缺乏也困扰着冷链企业的“投资客”。廖永生举例说,冷库运营能耗大,若温度每降低一摄氏度,成本就有很大差别,因此,若无具体的标准,企业更加倾向于将温度向室温靠近以节约成本。

  高博轩表示,冷链业面临着“冷库与冷藏车不足,上下游规划与整合的缺乏、管理团体素质与发展速度脱节等问题的挑战”。

  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在亚洲物流双年展上,能否统一意见先行出台行业标准,来促进冷链业健康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