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8 17:51 来源: 《中国商界》杂志黄荣
“眼睛越来越花了,剪指甲都看不清楚。”70多岁的张大爷诉苦道,听说有带放大镜的指甲剪,他让儿子去市场上买,可儿子快“跑断腿”了,也没能找到。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家住温州的李女士身上,今年43岁的李女士想给自己的朋友买双鞋当作生日礼物。这两天,她跑遍了温州的几大商场和鞋城,但是中年人的鞋却难觅踪影。许多摊位上摆的全是时尚女鞋,好不容易在几个摊位能找到几双适合中年人穿的鞋,不是式样年轻,就是尺码不合适。店主们都说鞋城里没有专卖中老年人鞋的摊位。
被称为“中国鞋都”的温州,竟会买不到一双称心如意的鞋,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现如今,消费者感到很纠结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虽说他们是社会关心的一个庞大群体,但同时也是弱势群体。更难理解的是,他们还是专家学者以及大众眼中的“购物难民”群体。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我国的“购物难民”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其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亟待解决的难题呢?
“月光光”重担的压迫
提到“月光族”,人们往往与小年轻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月光族”已不单单是年轻一代独享的专利了,殊不知中老年人也怕“月光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购物难已成为一种现象,各阶层人士深受“月光光”所累。年轻一代和老龄人更是“主力军”,这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我国经济收入整体状况偏低,目前人们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房贷、子女上学等问题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直接导致了各阶层人们购买力低。
不少都市人群抱怨,物价上涨了,工资却不见涨,身上的担子如今也越来越重了,可支配收入直线下降。甚至有人直言,我们到底有多少积蓄可以拿来消费呢,难道真要提前上演寅吃卯粮的悲剧吗?的确,对于他们来说,购物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购买能力没有丝毫提升的起色,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由于害怕“月光光”。
据了解,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或亲属供养、退休金和劳动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和救济。可以说,我国老年人并不是一个富裕的阶层,大多数老龄人除去养老积蓄外,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消费。目前,我国老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但经济收入低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不可否认,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已上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下无抚养子女的义务,因而可倾其所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老年人相对有限的经济收入,使其难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这严重打击了我国老年人购物的积极性。
对于消费者的抱怨,不少经营者也颇感委屈。有经营者表示,原以为现在人们有时间、有精力外出购物,应该存在很多的潜在目标消费人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今看来,“月光光”已成为人们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认为,“购物难民”之所以出现,与人们“犹豫”的消费习惯是分不开的。他说,现如今人们消费越来越慎重了,甚至于超出了“合理”的界限。
有不少子女也反映,父母购物“太节俭”。穿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饭要“粗茶淡饭”。不得不承认,我国老龄人的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而且消费观念也远没有年轻人超前,购买欲望似乎越来越低,“节约型”消费已成为我国老年朋友们的共识。
而反观子女们本身,由于前怕狼、后怕虎,克制胡乱消费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不愿买或不敢买的心态日益增长,他们购物也逐渐趋于理智。可以说,我国居民过于“节俭”的理智消费已经成为解决购物难题的瓶颈。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重小轻老”的传统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老年人消费能力跟不上快生活的节奏。目前我国很多家庭对小孩的教育、娱乐休闲等方面投入巨大,而对老年人的重视却远远低于小孩。
而且,老年人自身也具有重子孙、轻自身的消费理念。据了解,很多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大部分都用在了子孙身上。“重小轻老”的观念,严重束缚了老年人购物的积极性。
我国的重阳节也被人们称之为“老人节”,但不少商家反映,不是不想趁着节日搞促销,实在是由于“重小轻老”的观念很大程度上造成“老人节”如同虚设,所以对这块蛋糕一直持观望态度。
不得不承认,由于惧怕“月光光”而不敢消费已对我国“购物难民”大规模的出现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目前看来,在各种因素的交叉作用下,购买力低已成为全社会不可承受的重担。而事实也证明,“购物难民”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消费无其所的苦楚
许多人想给年迈的老人买合适的服装鞋帽等商品,确实发现“跑断腿”也很难如愿。许多年轻人想买点实用的东西,却发现不知该往何处去。或许年轻人会有所不解,老了以后自己会不会成为“购物难民”呢?殊不知他们现如今也正面临购物难的尴尬,也逐渐步入“购物难民”的行列。
稍加留意我们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抱怨针对他们生产的衣服、鞋帽等商品太少。生活在大中城市的白领和老年朋友们,常常也因为不知该往何处购物而苦恼,更何况还有位于我国偏远地区的人们呢。
据调查了解,由于我国超市和购物中心能体现老年人特色的商品实在太少,老年用品供给短缺现象现如今已非常严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等市场存在很大的空白。我国的消费人群确实遭遇到了强劲的“购物荒”。
事实上,拿老年服装来说,我国老年服装的生产、设计成本偏高,设计师也相当缺乏,使得现有的服装生产企业无暇在设计上下工夫。厂家们也大倒苦水,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使得投入研制的经费太高,市场风险也大,以至于不敢大胆地开发老年人服装。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服装毛利率在10%左右,不像年轻人流行款式的服装利润可高达50%以上,再加上前期投入,能否赚回本的风险让商家止步不前。而且,许多厂家也并不看中其发展潜力。
两个极端导致目前我国服装鞋帽等商品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庞大的商业利益把老年人无情地挡在了时尚之外。
此外,我国老年商品也没有根据特定的人群分为高龄老人用品、低龄老人用品和老年人偏好用品。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商品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
老年商品特色不鲜明,无法符合老年人口味,他们又何来购买的欲望呢,这直接导致了老龄“购物难民”的尴尬。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也想时尚,可现如今也时尚不起来。
在物价横飞的当下,我国消费者对商品的普遍要求是物美价廉,人们购物尤其关注价格,希望能择廉选购。可现如今消费者连货比三家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其他呢?
陈立平说,这对我国流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我国“购物难民”们打开一条出路,流通企业必须变革。他还表示,对流通企业来说,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更要考虑技术手段和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看来,难购物确实已经深深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研究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心理,生产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特色产品才是关键。期盼以后类似张大爷和李女士的购物困扰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服务跟不上的无助
买不到合适的商品或许还是小事情,现如今我国面临购物难,享受服务更难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人们对消费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如今大中城市酒店、购物超市等消费场所随处可见,但儿童游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这类服务型场所却难觅踪影,这似乎冷落了人们消费的热情。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服务以及老年文娱活动等展示老年人兴趣爱好的舞台至今仍无迹可寻。
在很多地方,适合老年人这种文化追求的服务内容严重匮乏,除了一些诸如麻将、牌类娱乐内容外,高品味的文化服务如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服务在我国仍然存在市场空洞,但这恰恰是老年群体购物和消费最看重的内容。
的确,目前我国老年人服务设施呈现出过于简单、落后的状况,并且无法适应各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以至于很多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
洪涛分析认为,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购物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质量相当滞后,呈现服务项目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
走进一些超市和购物中心,铺天盖地的商家促销广告便映入眼帘,办信用卡,卖葡萄酒、巧克力、床上用品夹杂着嘈杂的广告吆喝声,人们仿佛置身于菜市场中。不仅如此,大多数人都遭遇过结账通道不全部打开,结账排队数十米的窘境,这极大的占用了消费者的时间。而且,停车难、管理差似乎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消费过程中,目前我国居民很难享受优质的服务。不得不说,现如今人们购物不是愉悦的消费,而是严重的遭罪。
尤其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质量问题已经不是个案,很多网购人士似乎都遭遇过退换货的麻烦,消费者的售后服务确实很难得到保障。而且,目前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人们,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日常购物和消费本身已成为巨大的困扰,但一些快递公司直接写明邮寄物品不能送达我国西藏、新疆等地。
针对特殊人群的购物和消费,我国商家也难提供方便、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方便性消费是老年人生理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精力、体力随人的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即使生活情趣很高的老年人,对购买时的路途奔波、商品挑选的繁琐或者商场中人流的拥挤,也大多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反观我国的消费市场,针对各个年龄段人士的特殊服务几乎不存在。从商场的基本设施到配送体系,处处为人们实际需求着想的商家屈指可数,弄得现如今人们购物非常纠结,出门购物前还不得不三思而行。
毫无疑问,目前看来,我国的服务体系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或许才是出路。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购物难民”难题,决不仅仅意味着商家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人们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购物难民”们的到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积极主动地行动而不是被动地应付或许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