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车改能否根治“车轮腐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1:1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陆文军张和平

  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

  公车改革,“三公”消费改革的重头戏。多年来,国内公车改革虽有推进,但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的痼疾未改,个别地方还滋生了“钱也拿、车照坐”的新问题。专家指出,杭州、温州车改的思路具有一定突破性,随着改革深化,还应寻求治本措施,根治“车轮腐败”。

  曾在国内引起反响的杭州车改,最突出的特点是公车统一上缴,大幅减少数量。两年实践证明,杭州车改节约公务交通费用约30%。

  此次温州车改似乎力度更大,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公车“一刀切”,将1400多辆公车全部拍卖处置,并提出了“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进行公务用车改革、车贴按档次发放、公车驾驶员人性化分流等一系列措施。

  为确保效果,温州市长陈金彪还规定了公车改革“四不准”:不准借用或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不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以杜绝“补贴照拿、公车照坐”。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认为,在公车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最突出的焦点是首先如何保障公车姓“公”。温州车改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目前泛滥的“公车私用”。而用差异化的补偿,能相对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减少改革的阻力。

  近年来,国内公车改革正在攻坚克难,在各地改革中,使用货币补贴最为常见。杭州、温州车改基本上是将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分为300元到接近3000元的标准。

  杭州、温州都明确规定,车改补贴为公务活动交通费用,不计入工资性收入,存入专用账户,用于跟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加油、保险、汽车维修等费用,不可提现或挪作他用。这从某种角度避免了原先“补贴等于变相收入”的弊病,也形成了一种监督。

  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军说,车改货币化补贴制定标准值得研究。“车改关键是规则制定者就是利益相关者,制定补贴依据要向社会公开,公车改革不能是‘看起来很美’,在监督上也应该引入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