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要强化四个意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5:51 来源: 金融时报

  孙力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五个坚持”的首要位置,提出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体现了中央对于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深刻判断,也体现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要突出强化四个意识。

  一、强化大局意识,寻求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在稳健货币政策下,如何处理好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需要各金融机构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金融机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往往起着助推作用,即经济发展高涨时增加信贷投放,经济发展变缓时紧缩信贷投放,这种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间存在一定矛盾。处理这个矛盾的关键是商业银行要在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在其决策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行为对社会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理性地选择应对措施和办法,关键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以信贷结构优化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强化转变创新意识,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中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是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其成长的最大瓶颈,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发展举步维艰。虽然近期各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频出,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金融机构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作用,在确保自身盈利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金融机构首先要更新经营理念,把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当作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的渠道和机遇。其次要创新信贷管理模式。

  三、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对弱势金融的支持力度。由于各种先天缺陷,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历来是融资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以农业经济为例,农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的特点,且易受客观自然因素影响,其特性决定了农业报酬率一般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农业贷款与农业产出的趋势基本一致,具有信贷投入成本高、报酬率低、信贷风险相对高的特点,而金融机构在追逐安全性、盈利性的原则下,更倾向于将信贷资金配置在盈利能力强、风险相对低的产业,对农业贷款发放形成“惜贷”、“慎贷”,从而形成了农业经济虽然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获取金融资源却处于弱势地位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机构要明确各自功能定位,明确界定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在“三农”服务领域的职能作用,逐步构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信贷组织互为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品牌意识,细化服务对象,深化服务内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中间业务。以中小微企业为例,金融服务要精细化,要从中小企业特点出发,细分企业类型和融资渠道,针对不同类型、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对资金的不同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大力开发适合其特点的信贷业务品种。应根据各个企业类型、规模、财务特点,降低信贷财务门槛,改进和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对短期小额贷款,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贷款经办时间,提高贷款发放效率,确保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获得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