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对欧投资:热点盲点对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0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步伐加快,既提升了全球影响力,也为投资 目 的 地 国 应 对 危 机 作 出 贡献。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投资表示欢迎,同时,欧洲舆论和民众也不乏弦外音。为此,本报驻欧洲国家记者,重点调研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国家吸引外资的环境以及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现状、机遇和挑战,同时了解相关官员、业内人士对中国 企 业 投 资 欧 洲 的 看 法 和 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有所助益。
投资并购推进快 盲点误区待消除
□记者 刘江 张正富 布鲁塞尔报道
近期,欧债危机虽出现一些缓解迹象,但仍在继续发酵,欧盟经济难以摆脱“温和的衰退”。此间一些官员和专家学者认为,深陷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欧洲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遇,但中国企业投资欧洲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也存在一些盲点和误区。
带来双赢局面
近三年,中国对欧投资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尽管遭遇欧债危机,对欧投资仍保持高速增长;二是目前对欧投资规模依然较小,在我对外投资总量中所占比例较低,还有很大增长潜力。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投资增长94%,而同年中国海外投资总额仅增长1 .8%左右。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对欧投资总额为42亿美元,仅占当年海外投资总额的5%左右。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张克宁说,上述数据说明,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已经展现出对欧投资的强劲增长动力,对欧投资的增长潜力巨大。
据张克宁介绍,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对欧投资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企业并购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欧并购占对欧投资的半壁江山,也几乎创造了全部的中国对欧投资增长。
欧债危机下我企业对欧投资迅速增加的原因包括:首先,债务危机使一些欧洲企业股价下跌,降低了并购成本;其次,危机导致银行信贷收紧,很多企业缺乏流动资金,而资金相对充裕的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入股或收购可以帮助它们渡过难关;第三,欧洲一些重债国由于财政吃紧,不得不推行国有资产私有化,也为我提供了投资机会;第四,危机背景下,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国企业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加大对欧投资,可以为中欧经济发展带来一种双赢局面。张克宁说,一方面,有利于欧洲一些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重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内化”欧洲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据比利时瓦隆大区外贸和外国投资总署中国事务专员王海晨介绍,欧债危机中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王海晨说,他所接触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一些制造类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紧张、订单下滑等问题,其中许多企业已经表现出吸收外部资金或者出售企业的意愿。
自身不足形成掣肘
欧盟智库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牧山浩石对记者说,中国企业在欧洲增加投资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欧洲的一些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仍然心存偏见。
牧山浩石说,“巴西在欧洲的投资是中国对欧投资的10倍,南非对欧投资也比中国多,委内瑞拉与中国处于同一水平,但没有人怀疑这些国家要‘占领’或‘吃掉’欧洲。显然,欧洲一些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确实存在不少偏见。”
同时,不少中国企业对对欧投资也存在一些盲点和误区。首先,一些企业主盲目自信,对欧洲的法治经济缺乏足够了解。王海晨接触过多家准备对欧投资的中国企业。他说,很多想来欧洲投资的企业主过于乐观,认为只要有了资金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他们对欧谢的政策法律环境相当陌生。对于法制健全的欧洲市场来说,不了解法律政策环境的中国企业必将面临重重障碍。
其次,一些中国企业对欧洲当地工会组织的抵触情绪估计不足。据王海晨介绍,近年来,试图在欧洲并购的不少中国企业都是因为在处理同工会关系时“简单粗暴”而遭遇巨大阻力。来到欧洲的中国企业往往容易低估、甚至忽视来自工会的声音。
第三,来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往往缺乏战略意识和公关策略,让当地人觉得并购纯粹是为了获得欧洲的核心技术。但是,如果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时时处处显现出要获取核心技术的意图,而又忽视了在当地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只会加剧当地政府及民众对中国企业投资目的的怀疑和偏见。
需要规范引导
针对中国企业对欧投资面临的挑战,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调投资和并购是纯粹的企业行为。张克宁认为,欧美国家的一些政府或民众对中国企业心怀疑虑,主要因为一些中国企业或多或少带有政府背景和国家色彩。“因此,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欧美国家投资的时候,要着重强调这种投资和并购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淡化投资的政府背景。”
二、建立健全海内外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张克宁建议,政府应帮助那些想“走出去”的企业更多地了解投资目的国的政策、法律、社会、金融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王海晨也表示,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政府和企业希望能够有一个信息平台,介绍中国产业和企业状况,尤其是对欧投资企业情况。
三、将加快对欧投资与进一步扩大对欧开放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张克宁认为,加快吸收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有利于形成中欧双向投资的平衡,增进双方的亲近感和经济联系,减少乃至逐步消除欧方对我投资的偏见和担忧;提高欧洲对华投资水平也可以使中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引进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商业文化、政策法律环境等。
四,对欧投资企业应加强同欧洲当地政府的沟通。王海晨说,对外资救活当地濒临倒闭的企业,欧洲的一些地方政府还是非常欢迎的,这样能够维持政府收入和促进地方就业,但是当地民众和经营对手可能就不会支持了。
五、加强对“走出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软实力”。一是通过培训,提高我企业家对欧投资风险意识,让他们比较客观、清醒地认识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认识我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存在的“短板”,从而克服盲目乐观倾向。二是提高我企业家对欧投资的法制意识,增进对有关投资目的国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了解。三是提高我企业家对欧投资的战略策略意识。
瑞典:新能源领域是块宝
□记者 和苗 刘一楠
斯德哥尔摩报道
瑞典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瑞典有技术和产业优势,中国有资金和市场优势,双方投资合作共赢互利。目前中国企业在瑞典投资突出表现在通信、汽车等行业,未来在新能源领域两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可望成为中企投资的重点。
通信汽车热
近五年来,瑞典和中国经济联系进入了活跃而密切的阶段,中国已成为瑞典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至2011年底,已有近550家瑞典企业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约一万家瑞典公司与中国保持着商业合作,更多的瑞典公司正在寻求和中国企业合作发展的机会。
而中国以前在瑞典的投资较少,大部分有中国背景的企业都是贸易公司或服务机构。近几年,中国公司对瑞典信息及通信科技领域投资上升,华为科技与中兴通讯已分别在瑞典设立了研发中心。随着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青年汽车集团与申请破产的萨博公司继续谈判,中国投资者在瑞典不断成长壮大。
瑞典《每日新闻》援引牛津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琳达·岳的话说,中国的投资者对瑞典情有独钟,对瑞典在汽车、环境技术、金融等领域的战略性专有知识尤为看重。她指出,如果以投资项目数量计算,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欧洲国家,瑞典紧随其后,作为小经济体能有如此排名已经非常不错。除吉利和华为外,还将有更多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合作、结成战略联盟或成立企业的形式到瑞典投资。
她说,瑞典社会公开透明、投资环境友好、高科技聚集、跨国企业众多,在环境技术、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矿产等领域对外资尤其具有吸引力。
据统计,近年来外资对瑞典的投资兴趣显著增加,其中25%的投资增长集中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外商投资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兼并、收购、资金投资和工业投资等,使瑞典成为北欧地区的投资中心。
看好新能源
瑞典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走在世界前列,研发重点集中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环境无害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这四个方面。
日前,旨在促进中瑞两国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北欧新能源合作经济联合会在斯德哥尔摩正式成立,有望在中国投资者与瑞典新能源企业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该联合会副会长帕特里克·尼尔松表示,许多瑞典企业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技术,而这正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需要的,新能源技术应成为中国企业今后投资瑞典的主要目标。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参赞章宁说,中国和瑞典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生物质能方面有很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南方实现冬季供热也可借鉴瑞典地热发展模式,以及引进其最新的成熟技术,这样不仅能实现减少对煤电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瑞典能源局商业发展部主管米卡埃尔·菲耶尔斯特伦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瑞两国在对外投资和技术研发领域的互补或许是近期深化商业合作的契合点。
他说,瑞典能源局的工作目标不仅是在国内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应用网络,将瑞典的先进新能源技术推广到世界也是其努力方向。一方面,新能源的未来研发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单靠本国政府的资金补贴无法满足瑞典新能源企业的全部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投资瑞典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也能提升现有的能源技术水平,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长远目标。
提升创新力
北欧新能源合作经济联合会在瑞典能源局、创新局等机构协助下,计划在两年内开展城市节能减排试点、瑞典新能源技术应用于中国市场等多项目合作,以及促进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同瑞典新能源企业的对接。
作为高度自由化的经济发达国家瑞典在产业领域没有任何针对外资的限制政策,外资企业完全享受与瑞典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瑞典没有外汇管制,对汇出利润到其他国家、向境外企业付款或是支付各种费用也没有限制。不论设立新公司或是分公司,无需瑞典政府机构批准,只需在公司局注册办公室登记即可。
在当前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作为瑞典的传统主要出口市场已无法满足其需求,瑞典中小企业还面临市场有限和资金不足等困境。
北欧新能源合作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大中华区代表夏雨认为,瑞典中小企业的财力通常只能维持早期研发,无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因此很难发展壮大。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手握先进技术,但因缺乏资金难以投入量产,以致先进技术“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而资金和市场,正好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因此中国投资者与瑞典研发型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为双方的共赢合作提供了基础。
瑞典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准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中国企业进入瑞典市场,在创新力方面将面临挑战。如华为已进入瑞典10年,虽然其产品在瑞典市场占据一定比例,但其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瑞典市场的竞争中依然难占据上风。
英国:前景良好瓶颈仍存
□记者 王亚宏 伦敦报道
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中国公司赴欧洲“抄底”,英国因资本市场成熟、投资条件良好而受到青睐。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英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局面,投资领域呈现多元化。但同时不少企业也面临缺乏人才和无力抵御金融风险等隐患。
对跨国企业具有吸引力
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英国比欧洲其他国家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英国是跨国企业设立欧洲总部的首选,在英国设立欧洲总部的海外企业数量超过了在法国和德国的总和。
英国是通往欧盟市场的大门,对企业来说,投资英国是快速便捷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通道。英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商业法规健全。对企业更具吸引力的是,英国拥有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和开放、透明、友好的商业体系。英国对外国公司与本国企业一视同仁。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在英国开办一家公司需要13天,在欧洲平均需要32天。而且,英国税收环境极具竞争优势,其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在欧洲处于较低水平。到2014年,英国公司税将降到23%。
此外,良好的研发环境也是英国吸引投资的利器。英国因基于创新、知识密集的经济享誉全球,英国的学术机构处于世界前沿行列。据统计,在英国开办公司的企业当中,有2/3左右开展研发话动,这些公司可以利用英国领先的学术和研究资源。
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引资力度。英国商务部、外交部和贸易投资署去年联合发布了新的战略文件和“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商务章程”。这些文件主要着眼于利用外交资源为促进英国商业繁荣服务;使英国成为全球有吸引力的投资和经商目的地。
中国投资呈现新特点
在对英国投资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位居前列,和前几年相比,中国对英投资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中国对英投资步伐加快,双向投资格局逐步形成。
目前英国是欧盟内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仅次于德国)。截至2011年底,英国在华投资近180亿美元。英国石油、壳牌扩展在华油气项目投资取得一定进展。近期,英国培生集团、塞尔福里奇百货、英国家悦零售等公司拓展了在华业务。中国企业日益看重英国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技术来源地的地位,在英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据英国贸易投资署统计,2010一2011财年,中国在英国外来投资项目中排名第七位。据中方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英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23亿美元,其中当年投资超过11亿美元。
第二,中英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取得突破。
英国政府去年底发布了新的国家基础设施规划,旨在推动基础建设投资,刺激英国经济增长。规划提出一些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计划。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首次公布了涵盖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超过500个基础设施项目和方案,其中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乏良机。今年初,中投公司成功收购了泰晤士水务公司8.68%的权益。随着英国高铁建设计划提上日程,该项目也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
第三,中国对英投资向多元化和实体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英投资继续从“绿地投资”向参股和并购等方式拓展,从投资贸易、金融、电信、航运等部门延伸到高端制造业、创意产业等。不少中国企业已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和欧洲总部,并将英国作为开拓欧洲和第三国市场的门户。
2011年,上汽集团与罗孚公司通过推出新车型M G 6,在开拓“英国设计、中国生产”的合作新模式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中石油集团收购英力士公司部分炼油资产;华为和中兴通讯公司均扩展了在英的制造、研发和测试中心。另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在伦敦首期上市感兴趣。据英中贸易协会透露,过去四年获准在伦敦交易所另类投资市场上市的企业中,有5%是中国企业。
需要突破瓶颈
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有着广阔前景。首先,中英拓展新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英国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高级工程、低碳经济、创意产业、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先进技术、品牌、网络和经验;中国在制造业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劳动力供应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有巨大优势。中英双方优势互补,能够实现互惠合作。我投资英国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品牌营销、创意设计和银行保险等领域,可望形成新的突破。
其次,中英企业交流与合作空间广阔。英国中小企业活跃,技术独特,产品科技含量丰富,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与中国企业和市场的互补性强。中英双方有可能实现技术、成本、效率和灵活性的结合,激活两国合作的潜力。
但从目前看,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普遍遇到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国际化的职业经理团队。目前,不少中国企业在投资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不少项目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得不在论证过程中搁浅。这类职业经理人的数量决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质量和投资成功与否。
二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具备规避金融风险的意识。目前生产型企业仍是中国在欧投资的企业的主体,在国际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美元与当地货币汇兑的问题。许多企业对美元交易有着传统的路径依赖,而且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即时换汇,缺乏进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风险的意识,结果常因汇率变化而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