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缺席”东盟交易所整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宋璇 实习生 杨颖君

  交易所变局开始向亚洲扩散。

  5月14日,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于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国家交易所高层会议决定,东盟交易所连接计划将如期于今年6月启动,新加坡交易所与马来西亚交易所将率先连接,泰国交易所随后于8月加入。

  “东盟交易所‘抱团’,相对同样希望在亚洲发挥更多作用的人民币来说,是相对不利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美国“重返亚洲”方针下的金融策略。“因为这一平台整合后,交易币种将仍以美元为主。”

  因为上述原因,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东盟整合的这一金融平台,或在无意之间,构筑了一道环中国的金融“岛链”。“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类的金融平台的整合之中,只有先参与,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联手”背后不简单

  2010年以来,全球掀起了一波交易所并购潮。在孙立坚看来,金融危机之后,本国金融交易规模出现萎缩,是这轮交易所并购潮的诱因。“在此情况下,为了调整业务结构、降低业务成本并增加流动性,全球各大主要交易所开始谋求跨境业务整合。”

  相比而言,亚洲各国交易所“联手”的原因则并不简单。

  孙立坚说,“由于东盟各国积累的财富,都是上世纪对美出口所获得的美元,因此,东盟各国交易所‘抱团’后,交易币种将仍以美元为主,这对于美国巩固美元在亚洲的货币主导地位是有利的。而对于同样希望在亚洲发挥更多作用的人民币来说,是相对不利的。”

  不过,孙立坚指出,这一金融策略的效果如何,还要看东盟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后续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平台整合是个好事情,这个平台上交易的是什么币种,涉及各方的金融战略。现在对人民币或许不利,但未来人民币会有更多机会。”孙立坚说。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不可逆的,东盟交易所的联合,等于是一个大的交易平台的‘基础建设’工程,建成之后,这个交易平台如何用、为谁所用,就要看各国经济的发展了。‘整合’是一个大趋势,20年之后,亚洲只有一两个大型金融交易平台,也不是不可能。”长期从事海外投资的锦宏中国价值基金总经理徐之骞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监管级别提升

  根据资料,参加本次东盟国家交易所高层会议的包括马来西亚交易所、越南胡志明证券交易所、河内证券交易所、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菲律宾证券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以及泰国证券交易所的高层。

  在此次会议上,东盟国家交易所还与富时指数公司达成协议,后者将提供一系列的东盟市场数据及分析资料。此外,东盟国家的交易所也在与其他世界级的交易所洽谈合作。

  数据显示,首先参与连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交易所的市场规模占据了东盟7个交易所2.1万亿美元总规模的近2/3。

  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马格纳斯·波克尔指出,东盟国家交易所交易系统间的相互连接,是打破该地区跨国交易障碍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东盟国家投资者将因此享有更广泛、便利的投资选择,以把握区域内的增长机会。

  “对于国际金融市场人士来说,东盟国家交易所的联合,有利于市场人士的高效操作和资金流的快速进出。”徐之骞表示,“但对东盟国家来说则有利有弊,利在于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来增加自身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弊端在于,如果没有很好的规范监管,那么在可能发生金融危机时,其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弱。”

  就市场投资潜力来看,“最终还是要看基本面的情况。”徐之骞认为,西方资本乐于见到东盟各国交易所联合。但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并不会因为这种“抱团”而增加投资东盟金融市场的动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