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谭浩俊:货币已超量 盲目降准可能补一损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06: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前央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系2012年央行第二次“降准”,将一次性释放约4200亿元资金。

  此次“降准”的背景是:一方面,4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的势头没有得到明显改变,迫切需要通过外力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CPI仍处于下行通道,物价的压力变小,为“降准”提供了空间。

  那么,“降准”能否成为一支“强心剂”,对经济产生较强的提振作用呢?笔者认为,需要正确判断、客观分析、全面把握,而不要单纯地认为向市场注资就能让经济好起来,让企业活起来。

  事实上,就流动性而言,目前所面临的是一对矛盾状态,即市场的流动性仍很宽裕、银行的流动性则比较紧张。市场流动性宽裕是因为前几年投放的大量信贷资金,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消化掉,只是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变窄使这些资金暂时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些资金在开发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处于“休眠”状态,才造成了银行流动性的紧张。

  如此一来,央行出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的政策,出发点似乎并不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企业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而完全是为了缓解银行流动性紧张的矛盾。那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目标就发生了错误,方向出现了问题。

  退一步讲,就算此次释放的流动性能够主要用于实体企业,在银行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规范的情况下,这些流动性极有可能再次成为银行牟利的工具。

  自货币政策收紧以来,企业不仅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更面临着融资贵的困扰。一定程度上,融资贵比融资难的矛盾更加突出。在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面,从表面看,执行的都是统一的政策,利率上浮也是政策允许的。实质上,几乎所有银行放出的资金,特别是投放给中小企业的资金都是极不规范的,如利率上浮最大化、贷放一半以上的存兑汇票、贷存结合、搭售理财产品、收取中间费等。企业实际支付的贷款成本,至少是规定利率的两倍,高则三倍四倍。试想一下,有多少企业的利润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的融资成本?

  而从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提出的要求来看,管理层是了解这种现象的。但是,为什么不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什么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仍然受到银行的百般侵蚀和伤害呢?

  也正因为如此,此次出台的“降准”政策,首先要解决好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产生预期效果。一方面,所释放的流动性能否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释放的流动性仍然流向政府融资平台、开发商和部分大型企业,那么产生的隐患更多、问题更大。另一方面,要将过高的融资成本降下来,真正执行统一的利率政策,不再有任何附加条件。不然,“降准”并不是企业的福音,而且会影响宏观经济决策。

  所以,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跳出流动性概念来看“降准”、跳出资金概念来看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就流动性看流动性、就资金谈资金。

  首先,流动性不能脱离现实需要,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8万亿元,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却达到了89.6万亿元。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完全不匹配的。虽然一季度的M2不是今年突然增加的,但就流动性本身来说,却是不该出现的现象。至少,它说明资金供应的方向是不对的,结构是存在的问题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在资金结构的调整上做文章,而是一味地补充流动性,谁能保证不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呢?千万别以为CPI下降了,通货膨胀的警报就解除了。按照这样的思路,通货膨胀或许又会成为必须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

  再者,民间投资者仍然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融资成本过高,特别是银行没有为民间投资者提供良好的融资平台。十多年前,民间投资者能够安心于实体产业发展,除了劳动力红利、市场需求、出口等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给了民间投资者很大的支持。但是近十多年来,银行的信贷行为明显出现了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银行几乎成了高利贷投放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民间投资者还有多少投资欲望和热情呢?所以,要通过银行行为的规范来提振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还有,越来越重的税费也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从表面看,税负过重似乎与货币政策没有多大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过快增长的税收、过多的收费,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积累能力,而且使企业的资金链越绷越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给了银行太多的牟利空间。相反,如果对实体产业实行减税政策、减费措施,让企业的资金链不再紧绷,企业对融资的渴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银行也就不那么“俏”,融资成本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同时,流动性不再过度充裕了,物价也就相对稳定了,成本推动的压力也就减少了。

  当然,银行规模扩张过快的问题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因为,在实体经济发展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信贷资金的投放不合理、不科学。一定程度上,这是信贷资金投放质量下降的表现。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改善信贷资金质量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看,此次“降准”政策的出台,并不明智。即便能够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也是顾头不顾脚、顾眼前不顾长远的“补一损三”之举。正如有专家所言,信贷数据不能只看规模,更要看其使用效率。

  总之,此次“降准”有点盲目。至少,它忽视了货币已经超量这个现实。(谭浩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