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十二五”投资5000亿 重点流域治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23:1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7日,环保部、发改委、水利部和财政部四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重点流域的总体目标、水质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其中总量控制目标为,到2015年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292.5万吨,比2010年削减9.7%;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20.7万吨,比2010年削减11.3%。

  “和十二五期间全国水污染物8%总量控制目标相比,重点流域的目标显然更高。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表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初步确定规划骨干工程项目5998个,估算投资3460亿元。“再加上《规划》没有涵盖、由其他规划负责的太湖和丹江口的投资,预计十二五流域治理投资可达5000亿。”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计划投资处处长夏喜全透露。

  治理目标

  《规划》对未来五年的重点流域治理做了整体部署。

  对水质控制目标,赵华林介绍说,到2015年,重点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低8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个流域,松花江流域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到良好;淮河流域总体水质在轻度污染基础上有所改善;海河流域重度污染程度有所缓解;辽河流域、黄河中上游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太湖湖体维持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并有所减轻;巢湖湖体维持轻度富营养水平并有所减轻;滇池重度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力争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保持良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为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丹江口库区的水质堪忧,现在流入汉江的水,大部分没有经过污水处理,由汉江流入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实际上已经是Ⅲ类水。”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对本报记者介绍,对此国家应予以特别重视,不能投入几千亿搞了南水北调,结果送到北京的水不能喝。

  同时,《规划》也确定了重点流域污染物控制的目标,即到2015年,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削减9.7%,其中工业和生活源、农业源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85.2万吨和707.3万吨,比2010年分别削减9.9%和9.5%;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削减11.3%,其中工业和生活源、农业源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0.3万吨和40.4万吨,比2010年分别削减12.1%和9.9%。

  “在上述总量控制目标中,工业减排的经验相对丰富,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执法,相比之下,农业面源的控制难度较大,因为污染源比较分散,治理资金有限,而且没有很好的经验。”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对本报介绍。

  流域治理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

  对《规划》确定的目标,环保部官员表示难度很大,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保护的压力将继续增加,流域水污染空间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化;其次,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暴露,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艰巨;三是石油化工等沿江(河)分布的高风险污染行业布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跨界纠纷时有发生,流域水环境风险防范面临严峻挑战。

  为此,环保部确定了精细化管理的战略。赵华林介绍说,综合考虑水体敏感性、水环境问题重要性、排污量大小、水体受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强弱等因素,将重点流域划分为315个控制单元,其中确定了118个优先控制单元和197个一般控制单元,实施分级防治。

  同时,《规划》明确了未来的投资计划。国家确定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5类项目,筛选了骨干工程5998个,估算投资约3460亿元,其中优先控制单元制骨干工程项目3745个,占项目总数的62.4%;投资约2472亿元,占总投资的71.4%。

  “由于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水环境质量负总责,所以上述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在财政投入之外,也应积极拓宽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发改委地区司环境处处长黄微波表示,同时对符合中央投资方向的水污染治理项目,中央财政也会在现有渠道内继续给予支持。

  夏喜全介绍,中央对此的投入也很大,“十一五”末每年已达300亿元,再加上其他配套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已达到600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