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中国经济将迎新一轮上升周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01:2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康子冉

  近日,由统计局公布的各项宏观数据显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CPI、PMI均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一季度GDP下降至8.1%,也显示出中国经济前进步伐明显放缓。

  如上宏观数据究竟是触底反弹的前奏,还是放缓减速的继续?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本轮经济的下行调整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上一轮调控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到2011年底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紧缩造成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恰好于今年一季度见底。由于去年四季度政策已经通过“预微调”悄然转向,因此货币和信贷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能够由负变正,经济在短期内企稳并有所改善的政策条件已经具备。若希望经济更快上行,有必要适当加快信贷投放。

  滕泰称,中国经济本轮的调控效果非常好,不仅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且在结构调整和部分领域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对外经济方面,顺差减少、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人民币汇率更市场化,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减少;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定,物价回落到4%的合理水平,房价稳中有降,资本市场底部企稳并逐渐走向繁荣,金融领域的潜在泡沫逐渐烟消云散,GDP增速一季度触底,并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逐季回升,新上升周期有望延续到2014年初。

  “我国经济增速在二、三、四季度逐步提高将是大概率事件,预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3%。预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以上,出口增长10.5%,消费平稳增长15.5%,全年GDP增速将在8.5%左右。”滕泰说。

  他表示,从更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进既不是金融所能决定的,也不是需求的“三驾马车”所能决定的,真正财富来源和长期增长动力一定来自供给。现在的中国人口红利还没有结束、资本依然充裕、资源约束可有效突破,这意味着以要素投入扩张实现的“库兹涅兹增长”效应仍将延续;全球技术向中国转移尚在加速,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这意味着以技术进步实现的“熊彼特增长”效应将增强;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稳步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回想上世纪80年代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由制度变革和社会效率提高带来的“斯密增长”更值得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