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儿童进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02: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傅蔚冈
不久前,距江西宜春市区80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发生“5个小孩水塘溺亡,没有一个年轻人帮助”的惨剧,因为村里都是老人,年轻人已经外出打工。
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山村照看孩子。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农村孩子家长的想法。既然农民工愿意带着孩子到城里,那是什么因素阻止他们没有这么做?一个主要的障碍可能在于这些孩子进城之后,平时父母上班之后他们就是处于无人看管的环境之中,最终也会面临各种风险。2008年,全国妇联出台《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中,在所有的被拐卖儿童中,留守儿童居第二位,而排在第一位的则是流动儿童。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儿童进入城市,那么他们面临被拐卖的风险更高!
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农民工子女的儿童。这个群体的父母为了生计的缘故而进城务工,但是公共服务的缺陷,他们的子女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全国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5320起,解救被拐儿童8660人。如果加上没有破获的案件,全国一年被拐卖的儿童会有多少?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儿童估计都是属于进城务工子女。
为什么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会成为最受侵害的群体?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在农村,父母都已经外出,照看他们的长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城市里,市区里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公共服务是按照户籍人口覆盖,并没有为外来务工子女留下合适的空间;而他们父辈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无法让他们上那些私立的幼儿园。而那些针对民工子弟的幼儿园,往往是条件非常简陋,媒体上经常提到的校车超载之类的新闻就是发生在这一类的幼儿园中。
在户籍制度下,绝大多数的公共服务都是和户口捆绑在一起,但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城市里将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群,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人口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而今后则会达到70%以上。从这个意义而言,从现在开始,在城市里给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托儿所和基础教育之类的公共服务,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就在农村里的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公共服务的同时,城市里却出现了高考人数减少的现象。最近几年,上海的高考人数逐年减少,仅在2012年,高考人数就比2011年减少5.5万人。既然高考人数在减少,同理我们也可以推测其中小学的适龄儿童也在减少。既然本地户籍的人口在减少,为何不将这些空缺出来的资源让那些外来务工子女享用呢?
既然城市化已经不可逆转,农村里的孩子也不可能都在其户籍所在地工作,那么还不如今天就着手准备他们在城市里的公共服务,很显然,这并不是他们户籍所在地政府的责任,而是应该由城市里的政府承担。
近几年来,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卖方市场。如果说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不给予外来务工者提供公共服务还是属于一种划算的买卖,那么今后再固守过去的做法就是得不偿失了。如果说此前城市间的竞争是取决于资本的流向,那么今后的城市竞争中,劳动力的流向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的老龄化也越发严重,仅凭户籍人口的增加已经无法维持这个城市的发展——不少城市的户籍人口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就此而言,给进城务工子女提供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就是给自己的城市储存未来发展的动力。善待流动儿童,就是善待城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