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ST创智困局:大地集团不放手 征集重组方无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9 00:0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虽然重组获批的*ST轻骑(600698.SH)重生希望犹在,同样经历坎坷重组的*ST创智(000787.SZ),则面临更严峻现实。

  5月18日,是*ST创智公开征集重组方的截止日。“还没有出现符合条件的意向方。”当日,*ST创智总经理彭扶民告诉本报记者,重组审核与IPO趋同的政策背景下,短时间内寻找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重组方,实属不易。

  作为暂停上市4年的壳资源,*ST创智的生存对各方意志都是极大磨练。

  在部分中小股东眼里,4年蹉跎已让他们对大股东失去信心,并形成“创智维权联盟”,手握数千万股投票权。2012年1月16日,他们否决大股东提出的重组方案,迫使公司公开征集重组方,并时刻准备再次“说不”。

  而在*ST创智管理层看来,4年间,大股东为净壳付出的巨大努力和一系列隐形成本,“不足为外人道”,重组事宜的复杂性远超投资者想象,这都是造成矛盾鸿沟的重要原因。

  五一期间,严厉的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已发布,2012年可能成为*ST创智重生的最后时间窗口。

  有业内人士认为,关键时刻,如若大股东能与中小股东达成一致,其或许还能搭上乌鸡变凤凰的末班车,否则,全无国资背景的*ST创智,或将面临全体股东自己买单的局面,成为新规下的退市“吃螃蟹者”。

  2012年财报显示,*ST创智一季度亏153万元。并称,公司主业停止多年,重组工作正在进行中,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末完成重组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下一报告期净利可能为亏损。

  争议国地置业3.4倍溢价率

  与*ST轻骑不完美却和谐的结局相比,*ST创智大中小股东间的鸿沟似无弥合迹象。

  2012年初,大股东大地集团抛出的重组方案显示,*ST创智将以3.72元/股向大地集团和成都泰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行7.8亿股,购买其持有的国地置业95.306%的股权。国地置业100%股权的评估结果为30.44亿元,依此计算,购买资产的价值为29.02亿元,增值近344%。

  方案引来两个主要争议,一是增发价,二是资产评估增值率。

  “增发价3.72元是根据停牌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拟定,但破产重整中我们让渡了股份,定向增发应考虑此因素。”*ST创智股东谭正标表示,中小股东的持股成本在5.85元以上。

  “国内破产重整实务中,一般采用协商定价,价格区间多半是停牌价的3到5折。”深圳一位熟悉重组的合资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的*ST盛润(000030.SZ)重组增发价格打5折,*ST宝硕(600155.SH)、*ST偏转(000697.SZ)均打3折。

  大地集团副总裁樊林表示,“缩股方案是按大股东多让小股东少让的原则确定,增发时大地集团也没有协商定价,是按证监会定价原则确定增发价。”

  此外,关于重组标的资产的评估也是重要分歧之一。

  “国地置业只有6.859亿元净资产,

  却评估23.59亿元,增值接近344%。”谭正标表示,可对比的是,铁岭城投置入上市公司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级开发业务,仅高评估12.16亿元,相比之下,大地集团方案水分巨大。

  上述深圳投行人士表示,344%的评估增值率在重组案例中,居中等水平。

  实际上,最近一个地产借壳案例中,中汇医药(000809.SZ,已更名为铁岭新城)2009年公布重组方案时评估增值比例也在350%左右。

  “评估和收购事宜,经过中企华评估事务所、中信证券、信达证券三家中介机构的认可,未来还需要证监会重组委审核,这些机构都会对这些数据负责。”彭扶民认为,有中信和信达的背书,“无需过多解释”。

  彭扶民指出,以市盈率指标看,“未来3年,国地置业平均盈利超过7亿,评估值只有4倍PE,能说高吗?”

  股权让渡后遗症

  “增发价和评估增值率背后,是股权让渡问题。”一位持有相当数量的*ST创智股东称,破产重整时,全体股东让渡的7000余万股,是预留给重组方的,但都被大地集团拿走,中小股东持反对意见。

  此前,因房地产调控,地产借壳之路被堵死,再加上保壳之路的各种意料外复杂情况,大地集团2007年承诺的重组落空,由此失去中小股东信任,其承诺不参与重组成为中小股东同意破产重整大比例缩股的前提。

  2011年7月转机突现。以土地一级整理业务为主的中汇医药重组过会,这又让大地集团看到希望。

  但再次谋划重组的大地集团背上“背信弃义”名声,与中小股东的隔阂再度加深。

  “部分小股东情绪化的成分较浓,只要是大地集团继续操作,就反对到底。”上述股东介绍,部分持有相当数量股票的股东还比较理性,如果各方能就同一目标,作出实质性妥协,大地集团重组也不是没有通过可能。

  这一可能性基于几个现实情况。

  首先,IPO借壳趋严和退市新规的紧逼下,8个月内,找到新重组方操作重组,并在现任大股东重组意愿强烈情况下,“无论从操作难度还是时间看,都不现实。”对于这一点,对立两方,*ST创智的一位股东代表和大地集团相关负责人都予以肯定。

  其次,如果大地集团作为重组方是最现实的选择,那么重组成功一定是比退市更为各方接受的结果。毕竟老三板150万退市股股东的惨淡光景,没人愿重蹈覆辙。

  5月18日,新的重组方仍没出现,大地集团抛出新的重组方案应是题中之义。

  关键在于,方案会否修改、能否得到股东认可。

  “公司如果要推进重组,修改方案对于大地集团和中小股东来说都是最佳选择。”5月17日,一位接近大地集团的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上述*ST创智的股东代表告诉本报记者,方案会否通过的核心在于让利程度,“情绪化的东西都是表面的,说到底都是一个利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