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快改革为“稳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0:5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阮修星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适度预调微调,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欧债危机趋于恶化,国内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同时减速的非常时期,温总理强调“稳增长”的重要性,这是决策层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部署,对于稳定我国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今年GDP7.5%的增长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意味着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这三大宏观调控的目标中,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将要拿出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去稳定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调结构、控通胀”可以束之高阁了,反而,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这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当前,如何选择“稳增长”的动力源已变得异常的关键。一般而言,管理层更喜欢采用增加投资、加大财政补贴等手段刺激经济。尽管这些举措在短时间内就能见效,但是其负面效应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国家都采取了超常规的救市措施,虽然这成功阻止了全球经济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为走出危机赢得了一些时间,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至今仍未完全消除,甚至加剧了经济失衡,导致一些经济沉疴愈积愈深。鉴于此,在“稳增长”的手段选择上,我们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重走原来的老路。而必须警惕的是,目前有一部分人甚至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类似2008年4万亿投资的重磅刺激政策,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们认为,“稳增长”应该从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入手,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加大改革的力度和加快改革的步伐,梳理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到持续稳定的内生动力。首先,要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投资创富的动力和前景问题,让广大中小微型企业发挥创富的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所在。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税负、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次,要加快社保体系建设和分配制度改革,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分享到更多的改革成果,更多地藏富于民、创富于民,从而解决内需消费动力不足的问题。虽然这些层面有关部门正在不断地推进,但力度和进程明显不能满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时候进行提速了。

  必须强调的是,在目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防止政策出台的短视和执行过程的走样,还必须坚守住以下几条红线:一是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严防流动性的再次泛滥。在宏观政策的选择上,我们应该优先选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总体上仍需保持谨慎,更多是要通过盘活货币存量激活经济增长;二是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在满足刚需的同时,要继续挤压楼市投机和泡沫,使房价得到合理的回归,决不能让调控出现反复;三是要坚持调整产业机构不动摇,决不能让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