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伦敦真的准备好了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1: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王蕾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奥运圣火降临英国最西部的“天涯海角”(The Land’s end),开始其在英国境内为期70天的传递。

  “奥运变得真实了”、“奥运终于要来了”……充斥着负面新闻的英国媒体,在“奥运”这个问题上,变得异常具有“宣传”性,几乎所有的媒体在各自特别辟出的“奥运”频道里,都特别“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可谓完全符合了本届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

  然而,在奥运公园和奥运村附近走一圈,在伦敦各个街头巷尾逛一逛,笔者无论如何都无法抑制内心的忧虑,还真要为伦敦捏一把汗。

  奥运观光道上杂草丛生

  奥运未到,旅游先热。赶着提前来看“奥运”风光的人还真不少。因为安全需要,奥运公园已停止对外开放。于是人们都挤到一个叫做“观光道”的地方来向奥运公园,特别是主场馆“伦敦碗”行注目礼。

  令人吃惊的是,不去说从地铁出来,通往观光道的一路都在工地之中,观光道本身也非常狭窄,而且看上去也就200米左右的长度,还杂草丛生。观光道边的“奥运纪念品商店”设在一个临时的铁皮屋子里,大概也只有20多平方米。难以想象奥运正式开始以后,无缘进入奥运公园的成千上万的人们,如何能够在这一方“寸土”站上一只脚。

  站在观光道上眺望奥运公园,那些雄伟的场馆傲然挺立,但公园内依然充斥着土方车、大吊车、工程车。穿着橘黄色工程服的工程师们依然忙碌着,收尾工作看来远未结束。有些地方看上去甚至像是刚刚热火朝天地开始大兴土木。干三小时活,就要喝一小时咖啡的英国人,真能按时完工吗?

  入境过关排队竟超4小时

  到过伦敦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遭遇,入境过关排队人满为患,等一两个小时并不稀奇。“伦敦各机场入境处是世界上最无效率的地方”,这可以说完全是对所谓“英国欢迎你”的极大讽刺。随着旅游季节的到来以及与奥运相关的先期人员及游客的蜂拥而入,情况更加恶化,5月初的一天,希思罗机场四号航站楼入关等待的时间竟然超过了4小时。

  有关报道显示,伦敦几大机场的大多数航站楼的入关时间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

  有人批评英国内政部在奥运前夕裁减1000多名出入境工作人员,是导致入关检查时间失控的最直接原因。不仅仅是入境人员的等待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其中还牵涉到严重的安全保障问题。

  近日有报道称,为了缓和入境处的人员紧张局面,将有700名临时人员在奥运期间“守卫”英国边境,检查入关人员的护照签证。反对这项临时策略的人认为,在英国时刻受到恐怖威胁的情况下,启用这些没有经过较长时期专业培训的临时人员,很难保证不错漏非法入境人员和恐怖分子。

  交通拥挤隐患四伏

  去年圣诞前夕,从希思罗机场通往伦敦市中心的主干道上,一条高架桥中大约只有300米的一段,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不得不封闭。时隔半年,这条高架桥依然没有完成整修,两车道中的一条还是封闭着的。这么一来,堵塞严重就成了必然。

  为迎接奥运,伦敦各主要道路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修。整个伦敦“开膛破肚”的景象,随处可见。虽然随着奥运的逼近,这些道路已渐渐恢复通行,但伦敦的道路拥挤情况并未得到多少改善。因此,伦敦奥组委一开始的交通计划就是鼓励使用公共交通。

  伦敦的公共交通相当发达,地下铁、地上铁,轻轨、火车,星罗密布,四通八达。近年来,在奥运公园和奥运村附近,更是完成了沿线交通延伸工程,为出入奥运提供了看似充足的设施。

  然而,由于伦敦人口的暴增,伦敦公共交通已经完全处于饱和状态,高峰期的拥挤状态绝对不亚于东京、上海等亚洲城市。而且,伦敦地铁设备大多陈旧老化,信号失灵等状况好似家常便饭。地铁站台和车厢内都没有冷空调的事实,更是让人一想到就浑身冒汗,气息不畅。真不知道奥运期间成千上万的“外来者”会如何在这“闷罐”里“互闻体香”。

  不仅如此,公共交通部门的“罢工”威胁此起彼伏。刚刚过去的地铁清洁工人罢工、工程师罢工,上周,联合工会又开始联合21家伦敦巴士公司,扬言如果不给予500英镑的奥运津贴,将在奥运期间举行罢工。

  奥运就在眼前了,伦敦真的准备好了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