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部逆市发力 稳增长提供新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2: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胡欣欣

  5月18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就经济运行情况展开调研,并主持召开了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被认为是面对外需疲软、结构调整等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所传递出的新的政策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刘可云认为,在东部地区的增长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信号将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部逆市发力

  在汉为期三天的考察中,温家宝除了走访了钢铁、纺织、船舶等传统工业企业外,高科技、消费、流通类的企业亦成为了其调研的重点。

  此次温家宝的武汉之行距离其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仅一个月。而这次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六个极具区域代表性的省份被温选择进行经济形势研判。

  “实际上,这次参加座谈会的省份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区域板块。”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说,“广东和江苏是东部省份的典型代表,河北和湖北的经济发展都有非常明显的中部特征,而陕西、辽宁分别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代表。”

  在上述各省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除广东以外,其余省份的增长均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吴传清认为,这六省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基本能够代表其所在板块的问题。

  之所以此次调研之行选择“中三角”的领头者——湖北,刘可云分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目前包括这个区域在内的整个中部经济的增长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统计显示,2011年,中部六省并肩进入“万亿俱乐部”, 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投资、消费、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居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今年一季度,这一增长态势得以延继,中部六省的增速均超过10%。5月20日,在温家宝在鄂考察的同时,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透露,今年前四个月,中部六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84亿美元,成为全国使用外资增长最快的地区。

  参加这次论坛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指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六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成绩来之不易。

  刘可云称,“在全国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温家宝总理此次武汉之行有为其加油打气的意思,也说明对总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五分之一的中部地区的高度重视。

  中部机会

  此次稳增长的经济政策,为中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温家宝在湖北的调研中,企业反映的问题颇为集中:外需减少,内需乏力,成本升高,最终导致企业效益受到影响。

  在5月19日举行的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指出,要将稳增长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而针对其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温家宝认为,实施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要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切实减轻企业税负。

  “减税的确不失为一个稳增长的办法,”刘可云称,“对中部而言,减少制造业企业的税负,尤其是关注关联效应非常大的行业将会是一个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方式。”

  温家宝还指出,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吴传清认为,这是一个垄断行业对民营资本放开的信号,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

  不过,中部地区要建立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还需解决自身的一些短板。

  “东部的省份已经在进行结构的调整,GDP的增长已非其追求的目标。”吴传清说,“中西部地区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增长是其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但在增长中如何不重复进行东部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建设,是中西部省份面临的主要问题。”

  吴传清认为,从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中部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完成跨越式的发展,“以湖北为例,其支柱产业依然是钢铁等高能耗的产业,如何将高科技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大力发展服务业,依然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此外,中部地区还存在城市化和国际化水平不足。不过刘可云认为,这是其短板也是其潜力所在。

  “对于来自国外的订单来说,目前的交通设施的提升已经可以将东部与中部之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了,这为今后中部地区代替东部承接国外订单提供条件。”刘可云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