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传嘉能可软逼仓 中国融资铜出海急交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2 02: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5月16日,上海洋山保税区中储临港仓库门口,十几辆装着满满现货铜的重型卡车正准备开往码头,据说将被运往韩国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仓库做成注册仓单。

  “这种场景并不多见。”一位铜交易商说,“市场传闻国内铜企在LME的巨额铜空头头寸正被软逼仓的情况下,这是无奈选择。”

  最新数据显示,韩国釜山LME铜库存最近一周增加2875吨至 25075吨,大增超过10%的背后,是国内铜企与国际机构围绕LME铜空头头寸交割的多空对决,悄然升温。市场传言,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Glencore)是逼仓中国空头的机构之一。

  传嘉能可“软逼仓”

  4月末,外媒报道江西铜业子公司江西铜业国际贸易公司的一份声称,中国大型铜冶炼和贸易公司已达成共识,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加大向LME注册仓库交仓力度,出口“足够”数量的电解铜,彻底揭开国内铜企与境外机构在LME期铜市场多空对决的序幕。

  市场一度传闻,国内铜企与交易商在伦敦LME铜市场拥有约15万-20万吨铜的空头头寸,其中80%-90%来自近年风生水起的铜融资业务。

  融资铜,即国内铜企与交易商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180天)美元信用证,将境外现货铜进口至中国保税口岸,注册为保税库仓单再向银行申请仓单质押美元贷款,用于企业现金流周转、参与民间借贷与证券投资等。基于伦敦3个月期铜价格较国内期铜高出约3000元/吨,多数参与铜融资的国内铜企与交易商纷纷在伦敦LME市场沽空3个月期铜,并买进上期所3个月期铜做跨地套保,锁定铜价波动风险。

  记者了解到,就上海一地,洋山保税区铜库存约为20万吨,上海保税区铜库存更高达60万吨,其中80%-90%是融资铜库存,市值约400亿元。

  融资铜规模飙升,引来国际机构的狙击。在上述交易商看来,一面是过去6个月伦敦铜库存从峰值约46万吨迅速回落至23万吨,让国际机构看到买涨伦敦铜的获利机会,另一方面传言中国内15万-20万吨铜空头头寸,绝不是23万库存所能完全“消化”。

  “3月起,有国际机构开始大手笔购买现货铜,开出价格都是较3个月期铜升水40-50美元/吨。”上述交易商透露,直到LME最新公告显示某家大型交易机构控制着LME的50%以上铜库存,方才引起国内铜企的警惕。

  4月底,LME现货铜对三月期铜升水幅度一度跳涨至130美元/吨以上,让市场纷纷怀疑一家国际机构正在对中国企业的LME铜空头头寸进行软逼仓。所谓软逼仓,即双方不会正面对决,而是通过收购大量现货铜,导致中国铜企在LME期铜合约到期时难以交出15万-20万吨现货铜用于空头交割。为避免空头交割违约的高额惩罚,他们只能向国际机构以更高价格购买现货铜用于交割。

  “起初市场怀疑是摩根大通,但后来变成嘉能可。”上述铜交易商透露,之所以怀疑嘉能可,一方面是它被交易商们认为控制着LME的50%以上铜库存,另一方面是今年以来其积极抢购铜现货,但在LME期铜市场却未建立足够大的铜空头头寸。

  记者致电一位嘉能可人士询问其铜持仓规模时,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融资铜风光不再

  一场希腊大选风波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让铜市场原本剑拔弩张的多空姿态暂时缓和。

  5月以来,伦敦3个月铜累计跌幅接近7%,价格回到年初“软逼仓”初期的7600-7700美元/吨附近,LME现货铜对三月期货的升水幅度也从4月底的130美元/吨跌至30美元/吨附近。

  “但这并不能证明国际机构狙击中国企业LME铜空头仓位的行动接近失败。”上述铜交易商透露,后来交易商圈子都不愿再谈及“嘉能可疑似逼仓事件”,而是低调将铜库存运往韩国LME交割仓库,即使出售价低于当初买进价都能接受,只要自己的伦敦LME期铜空头头寸不出现交割问题。

  在他看来,国内铜交易商之所以没有趁着伦铜大跌期间在LME市场买涨铜期货头寸平仓,可能是担心此举会让国际机构通过买涨伦敦期铜狙击中国铜企,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LME一级代理商还缺乏中国本地机构,中国企业买涨LME期铜平仓的仓位变化,只能通过境外大型经纪商下单操作,往往会被境外机构“获悉”。

  多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铜交易商透露,5月起,保税物流园区的铜仓库外,每天都有众多重型卡车在装铜运输,目前已有数千吨铜库存出库,运输方向基本是韩国等邻近LME交割仓库。

  由于国内铜企出口电解铜需要缴10%关税,一般国内铜企不愿出口电解铜。目前转口贸易运往韩国LME交割库的,主要以保税区铜库存为主。“这批铜必须赶在5月份第三个星期三交割日之前,进入LME交割库注册仓单,否则还是容易发生交割违约。”一位外高桥保税区铜交易商说。

  然而,受到疑似嘉能可等国际机构软逼仓冲击,国内融资铜的套利早也风光不在。

  以往,银行向国内铜企与交易商开出的延期付款美元信用证L/C年利息成本约为1.4%,对应90-180天的信用证则是0.35%-0.7%,而铜企与交易商通过仓单质押得到美元贷款后,一面在远期人民币无本金交易市场(NDF)做美元套期保值,一面兑换成人民币参与国内民间借贷或证券投资,通常能在信用证存续期内赚到2%-5%投资回报。而银行担心软逼仓引发铜价大幅波动,开始收紧融资铜贷款额度并提高保证金比例,前述投资回报相当于基本被“抽走”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