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志高空调千亿计划因亏损更加遥不可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5 15:43 来源: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志高空调的千亿计划因亏损更加遥不可期。

  ◎本刊记者 崔婷婷 | 文

  志高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志高控股)的“千亿”大戏看来要唱不下去了。尽管早有准备,国内主流空调企业“唯一亏损”的“噩耗”还是让创始人李兴浩不舒服。当然,如果政府补贴未曾取消,他与志高空调不会这么惨。

  今年春夏之交天气炎热异常,多家空调企业也陆续公布补贴政策停止以来的首份年报。当格力、美的、海尔、美菱等空调同行的净利润均在2011年或多或少有所增长——增长率多则近40%,少亦近7%,主营空调的志高控股却以纯利由3.099亿元急转直下为亏损1.44亿元,减少146.5%的业绩“脱颖而出”。

  业界人士质疑“志高空调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上游产业链不够完善拖后腿”。

  然而,志高控股主体企业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下称志高空调)公共关系部部长黄通华表示反对,竟至一度爆粗口,称“持此言论者均属伪专家,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活法”。

  成败补贴

  志高亏损缘于政府补贴告停。

  志高控股2011年年报与同行年报相比,显然不好看。格力电器空调业务营收为747.85亿元,同比增长35.70%;美的电器空调机及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7.91亿元,同比增长32.18%;海尔空调实现营业收入121.01亿元,同比增长6.19%;ST科龙空调业务营业收入65.17亿元,同比增长8.98%;美菱电器空调业务营业收入22.48亿元,同比增长37.98%。

  2011年对于家电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6月1日起,实施两年之久的“空调节能惠民工程”停止实施。据志高控股2011年报:志高控股于2010年获得高达8.092亿元政府补贴,至2011年则降为1.784亿元政府补贴收入,志高控股因此亏损。

  志高控股2011年财报数据是:虽营业额达93.42亿元,同比增长10.3%,加政府补贴收入后的总收入达95.20亿元,同比微增2.6%,然公司毛利率却由2010年度的17.6%减少至2011年的13.4%;家用空调销量为470万台,同比减少0.2%;空调零部件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减少49.0%及44.6%;仅商用空调销量微增0.8%,售出了12.7万套。

  这是志高控股自2009年7月13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来,首次净利为负。

  事实上,早在净利润同比增长41%的2010年,志高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便已十分清晰:在政府提供高达8.092亿元补贴的前提下,志高控股加一次性及非现金项目获利4.549亿元,换言之,若没有政府补贴,志高控股将亏损约3.543亿元,甚至比2011年亏损数额还要大。

  “财政补贴的取消对志高冲击之所以如此明显,是因为其产品缺乏足够竞争力。”家电行业人士梁振鹏认为,放眼整个空调市场,志高空调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与格力、美的等一线企业还有一定距离。一旦补贴抽离,必然带来亏损。”

  然而,黄通华认为:“发表这种言论的专家不应该只通过一些片面的报道便随意下结论。”黄通华告诉记者,国家补贴政策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仅看志高控股2011年年报数据,便会想当然误以为志高只靠政府政策吃饭,但事实是,政策的落脚点节能,原本恰好就是志高的优势;随后志高又将补贴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还给了消费者,当政策取消后,价格必然会提升,但由于市场接受度尚未恢复,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原因,空调利润一时未能跟上,这是正常而且很快就会改变的。

  “对于有些专家和媒体的误读,我们不愿意做过多回应,还是应该让事实说话。”黄通华强调。

  从补贴中获利颇丰的志高自然希望节能惠民政策长久执行。为此,李兴浩曾于2010年初大声疾呼:国家应该继续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家电节能惠民补贴应长期推行落实,50年保持不变。

  李兴浩的愿望或可再度实现。在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因投资与出口都不可能持续增长,消费则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而新一轮刺激政策将有望出台。作为耐用家电消费品的空调或将再次受惠。

  然而,并非所有空调企业都希望同类补贴再度降临。

  事实上,早在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出台不久,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就曾积极呼吁:节能惠民工程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增加了财政困难,不是长久之计,应该由政府主导型过渡到企业主导型,取消财政补贴。

  对于政府补贴的取消,诸多业内专家同样认为“早该如此”。“无论家电下乡还是节能补贴都是不合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国家补贴对于富裕百姓来说没有太大意义,而对那些经济条件稍弱的消费者,即便拿着攒够的钱买了空调,也往往因为心疼电费将空调做了摆设。据调查发现,老百姓一年使用空调的时间大多在300小时以内,且大多不到10年便因各种原因更新换代,企业通过节能措施省出来的电钱,甚至并不足以支付因生产节能空调而增加铜管铝片带来的能耗。“此外,空调企业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在国家几项政策之上。在节能领域里,依靠国家补贴过日子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比如太阳能光伏等行业。”

  梁振鹏的看法甚至更加悲观:对于美的、格力、海尔等企业来说,有无政府补贴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而对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品牌,政府补贴则相当于给一个垂死的病人打了一针兴奋剂,会立刻呈现回光返照的表象,一旦终止,只会因透支了未来的消费市场,而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志高便已尝到了苦头”。

  当然,志高控股的亏损不仅仅源自于补贴政策的取消。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兴浩曾公开表示:亏了1.4亿多元,是没办法的事情,企业也要面对;近年来各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对于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空调生产企业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他甚至感叹:“我们这样一个一两万人的企业,比不上五个做金融业的赚的钱,我们有几十亿的资产没有算利息还亏钱。”

  志高控股2011年报显示,2011年购买压缩机成本比2010年上升34.3%,铝材及钢板分别上升12.8%、32%,直接劳工成本上升38.3%。截至2011年12月31日,由于补助取消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每台/套家用及商用空调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上升为7.7%及21.2%。

  李兴浩曾告诉媒体:海外市场虽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美市场有些疲软,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相对旺盛。志高控股2012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场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

  千亿大饼

  如果要讲述一则励志故事,李兴浩与他的志高空调必是上佳素材。从卖冰棍的小贩到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这样的创业经历看点十足。然而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之中,志高 “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这句口号要梦想成真,绝非易事。

  一年前,因2010年志高控股及其附属公司营业额增长达40%而亢奋的董事长李兴浩曾经宣扬:今后将按照每年35%的复合增长率发展,2~3年内计划将现有600万台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台,最终在5~10年时间内跻身千亿强企,进军世界500强企业。

  此前,格力、TCL、长虹等一大批家电企业亦各自宣布了千亿计划,从它们2011年年报来看,格力2011年总营收为835.17亿元,TCL 为608.34亿元,长虹为520.03亿元,而志高2011年总收入(含节能产品的政府补助)仅为95.20亿元。难度可想而知。

  倘若志高控股能够实现千亿计划,以计划发布时所依托的2010年84.677亿元营业额为底数来计算,五年达到千亿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须为68%,十年达到千亿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须为28%。然而,无论眼下其仅482.7万台的销量(家用空调加商用空调),还是仅10.3%的营业额增长率,均难免引发人们揣测:志高千亿计划究竟胜算几何?

  “志高的千亿计划意义有限。”梁振鹏认为,国内其他家电企业制订千亿计划时,往往已经具备了接近千亿的基础,而且通常将年限定为两三年之内。志高营业额尚不足百亿元,竟也跟风制订长达五到十年的千亿计划。显然,这种缺乏根基、相对空泛而又过于久远的计划很难引起消费者、投资者、竞争对手以及合作伙伴的关注。“倘若为了完成任务而过度追求规模,则有可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祸根。”

  证券公司申银万国家电行业分析师蔡雯娟同样认为志高千亿计划有点不怎么靠谱:“尚不足百亿规模的企业谈千亿计划,虽精神可嘉,但未来空调市场将更集中于格力、美的等国内巨头,二三流品牌市场空间将逐步被蚕食。”

  对于上述评论,黄通华称:“每一个企业的千亿计划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好坏之分。目前来看志高不会有调整,但不排除采取购并手段的可能。”

  李兴浩之前亦曾透露,志高将通过一系列的兼并与收购,实现产能和产值的扩张;收购方向不局限于空调行业,只要是“最合适的、最具成长型和发展前景的收购对象”,哪怕亏欠也愿意对被购并企业进行改造。但是,志高从未透露其购并对象,况且去年亏损。

  2012年1月4日,独揽大权18年的李兴浩终于“禅位”。当日晚,志高控股发布公告称,郑祖义将接替李兴浩出任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志高控股执行董事及董事局副主席,而李兴浩则减负为志高控股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倍受李兴浩推崇的郑祖义,是清华大学制冷学博士后,曾任格力高级技术顾问兼研究所所长以及科龙空调总经理。

  郑祖义上任前后动作频频。1月1日,志高控股推出了首台抑菌铜变频空调。一个月后,又主导推出了“全球首款变频云空调系列”并希望借此“可以对用户家中的空调实施远程故障诊断和修复”,让公司甩掉毛利率低的帽子。李兴浩在2011年报中称:“世界首款变频云空调将带领一股革命性空调概念,为志高开拓收入来源,带来盈利增长。”

  然而,诸多业内人士似乎并不买李兴浩的账。对于云空调,“概念炒作”、“噱头”之说不绝于耳。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李兴浩早已认识到变频的大趋势,却仍然寄希望于概念炒作,并没有将精力放在大批量自主供应上游核心零部件之上。”梁振鹏如是表示。蔡雯娟则认为:“志高做云空调,反而更加说明其在自主技术的欠缺。”

  与格力、美的等少数几家公司的空调相比,志高空调如今最为欠缺的上游核心零部件是压缩机,这也是国内大多数空调企业的致命伤。

  “没有自主压缩机,加之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失去政府补贴做庇佑的空调企业要想压低整机生产成本和售价,就有可能以牺牲产品工艺与质量为代价。”对于志高空调的未来,蔡雯娟表示担忧。

  面对质疑,黄通华向记者声称:“对一家企业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志高同样会根据自己的战略来考虑上游技术布局。

  事实上,志高除了压缩机暂时不能自己生产,其它所有零部件均已囊括。志高向来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虽然志高目前在销售额方面无法与格力、美的比肩,但在某些技术方面早已超越,而且志高最终一定要全面超越。”

  事实上,为摆脱过分依赖政府补贴的窘境,李兴浩并非没有想过借助整合产业链加以改善。

  2011年9月2日,在志高集团举办全球客户商务大会上,李兴浩宣布将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不过,其所谓的全产业链似乎更像是一个多家企业的联盟。

  相比格力、美的两位老大很早便将上游技术视为重中之重,志高的迟钝不免引来质疑。而且,即便技术出身的郑祖义,虽将全面提速变频市场作为志高发展的中心,却同样未曾提及上游技术。

  李兴浩似乎已经觉悟,其在志高控股2011年年报中提到,“为了进一步提升本集团的竞争优势及管理能力,我们亦正考虑自行制造全部核心零部件的可能性”。从考虑项目的可能性到项目最终落地,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志高千亿豪局胜算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如同眼下的空调行业环境一样,难以预测。

  2012年的中国空调市场将面临诸多影响因素。有利因素有城镇化刚性需求,保障房逐步交付使用等,而不利因素则有2012年为空调回调周期年,行业库存巨大,产业链成本增加,需求透支过度,产品同质化等等。未来空调行业走向究竟如何,一时难以预判。

  “这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不错了。”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今后志高命运究竟怎样,还需进一步观察。” 不过,他没有提及志高的千亿计划。

  “虽然李兴浩早已认识到变频的大趋势,却仍然寄希望于概念炒作,并没有将精力放在大批量自主供应上游核心零部件之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